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枇杷池

    吴佳怿

    枇杷池,是外婆家屋旁的一个水塘,位于村子的西南面。池塘一头宽,一头窄,长百来米,状似一只枇杷。“枇杷”的一头河岸树荫遮天,粗壮的冬青、榆树、柳树一字排开,郁郁苍苍。也许当年哪个村民无心插柳把柳枝插斜了,那斜插的柳树就斜斜地长着,斜斜地伸向池塘的水面。池塘的埠头是用厚厚的石条铺就的,那石条还有弧度,向河中突出,上下两层,但村民已经不用来洗涮。池塘的水是清的,水葫芦长得特别好,一到夏天,一池塘水葫芦郁郁葱葱,苍翠嫩绿中长出一朵朵淡紫色的花,漂亮极了。我喜欢枇杷池,不仅因为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更重要的是那里还发生过一个难忘的故事。

    那是我听外婆讲她父亲的——我的太公的故事。

    几十年前的一个冬天傍晚,天空灰蒙蒙的,凛冽的寒风刮得光秃秃的树枝呼呼作响,泥泞道路的冻土白天还没来得及融化重又结了冰。枇杷池高高的河堤上,身穿玄色对襟棉袄、腰间扎了道布缆的太公,劳作了一天,肩扛铁犁从田头回来。跟着太公辛苦了一天的黄牛也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在后面。收工回家是美好的,太婆烧好了饭菜闷在锅里,虽说米饭里掺杂着很多番薯干,但在那年月仍不失为饱腹的美味,更重要的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太婆那细心的关爱和期盼的目光,伴着屋里美孚灯上跳跃的、充满温暖的灯火......太公一边走一边憧憬着。

    “扑通——”一声沉闷的巨响,由于土冻路滑,黄牛前脚没踩稳滑到了枇杷池里!不会凫水的黄牛在冰冷的河水中拼命挣扎,吭哧吭哧粗着气,大口大口呛着水,眼看着黄牛慢慢滑向河心,太公赶紧放下铁犁,一把解开布缆脱掉棉袄就跳入池中,池水一下没到胸口,太公在刺骨的河水中摸索着牵住牛鼻,使劲把牛往岸边拉,拼尽九牛二虎之力边拉边推,用了好长时间,太公才把落水的牛拉上岸来。冬天的傍晚,刺骨的寒风,全身湿透的人和牛......记得说到这里,外婆就激动起来。外婆说太公一辈子不吃牛肉,他认为牛比人还辛苦。看得出,外婆的目光中透出敬佩。

    这故事一讲就是十几年,太公早已仙逝,老人家枇杷池救牛的故事连同枇杷池的美好,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