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e眼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3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高或年龄 应成为儿童免票“标配”

    冯海宁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焦作云台山、郑州动物园、中原影视城等河南16家景区联合宣布实行新的儿童免票政策。除了身高1.4米以下外,各景区对一定年龄的儿童作出免票承诺。其中,云台山景区从6月1日至8月31日试行18岁以下持证件免票,鹤壁扈家大院从6月1日起试行1.4米以下或8岁以下免票(5月29日央广)。

    上述景区调整儿童免票政策,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节日礼物之一。因为经过此次调整,部分原来需要购票的儿童,今后不需要再购票了。此举顺应民意,凸显景区公益属性,可为景区形象加分。对儿童及其家长来说,既降低了旅游成本还感受到一种温暖。16家景区一起作出免票承诺,说明不少景区对儿童免票已有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免票政策是一种碎片化调整,基本上是经营单位自觉调整,而且方式和尺度也不尽相同。同时,很多景区和公共服务场所的儿童免票,实行的还是那些不合时宜的老政策。在儿童免票问题上目前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局面,这既不利于儿童福利和权利保障,也不利于相关公共服务机构形象。

    笔者建议,儿童身高或年龄,应该成为儿童免票的“标配”,写入相关法规,以推动景区、公交等系统全面实施,让混乱的儿童免票实现大致统一。即每个景区或者公共服务机构,应该给出年龄或身高两个选项,要么让符合身高标准的儿童享受免票政策,要么让符合年龄标准的儿童享受免票政策,如此,才算是最大化关爱儿童。

    如果把“身高或年龄”作为儿童免票的“标配”,意味着景区等公共服务机构收入会有所减少,财政上应当给予相应补贴。目前,很多博物院能实现免费参观就缘于财政补贴。那么在景区、公交等领域,也应该通过相应补贴让更多儿童受益。实际上,以儿童身高或年龄来免票,对景区等机构的收入影响很有限,财政也可以承受。

    很多景区等机构现在之所以还沿用原来的儿童免票政策,一是不愿意减少门票收入,这可用财政补贴来解决;一是缺少统一明确的规定,对此,有必要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依据制定配套性政策法规。

    在儿童免票问题上,不少国家就以“儿童的福祉最大化”为出发点。比如在法国和日本,儿童买票不买票无需任何凭证,全靠自觉。即使我们目前不能做到“全靠自觉”,也应该尽最大努力让更多儿童享受免票政策。希望能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推动儿童免票政策走向合理化、规范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