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珠澳大桥雄姿。 (资料图) |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一直笼罩在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中,“向西看”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主要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然而,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的奇迹,向世界宣告中国道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前进过程就是不断打破西方中心论的过程。中国对西方的超越,表面上看是经济的成功超越,本质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超越。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和坚持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周 文 一、今天世界为什么向东看 中国今天的发展成就让全世界关注。1949年中国的GDP总量不到180亿美元,1978年也只有2600亿美元,2012年则是8.2万亿美元,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82.7万亿元,超过12万亿美元。中国的发展不仅让中国人民受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提升。根据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对世界的经济贡献有目共睹,这也正是世界关注中国发展动向的原因。 中国的港口、高速公路、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遥遥领先。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速公路总里程世界第一、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世界第一、港口吞吐量世界第一、航空运量世界第二……众多重要的交通运输装备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 2016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岁。日本的人均寿命为83岁,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人均寿命在2017年已经达到了83岁,人均寿命的提高反映了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极大提高。 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2017—2018年度世界大学排行榜,在亚洲的排行中,中国有61家大学进入前一百名。排名榜的标题就是:中国高校崛起,全面碾压日本。近代以来,洋务运动开始后,中国向日本学习,派出了大量留学生。而今天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国。这样的变化来源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特别是过去五年来中国的经济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结论很重要,今后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发展都必须结合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契合新时代这一大的历史背景来规划、思考、定位实际工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高高举起。中国不单是社会主义,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不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这三个因素成就了中国奇迹,助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的成就对世界带来哪些新的变化,怎样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中国的发展成就是西方理论没办法解释的,被称为“中国发展之谜”。过去对世界发展状况的判断和解释是以西方为中心进行的。这一点在地理名词“近东”与“远东”上面得到了很好的反映:中国是远东,近东是俄罗斯。所谓的“东”即以欧洲为中心,离欧洲近的叫近东,离欧洲远的叫远东。这就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从地理空间到价值评判,西方国家习惯从自身角度出发来判断对和错。例如,西方国家常常强调“普世价值”,指责中国不尊重、不接受普世价值,但普世价值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概念。西方国家把本国的价值观简单化地等同于普世价值,向世界推销西方的价值观的实质是一种强迫行为。对此,中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可以说,西方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并不是真正的普世,那只是西方的价值观。 三、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打破了西方中心论 近代以来,受西方船坚炮利的影响,在中国人内心深处一直有着很深的心结,中国的落后是由于科技的落伍,向西方学习就成为中国赶超世界的口号。在改革开放初期,国门刚刚打开,很多人也认为,国家要发展,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向西方学习看齐。由于没有更多的发展经验可借鉴,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风靡于世界,由此形成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在向西方学习,但是历史的教训是,苏联、东欧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一味照搬西方,经过多年的努力,仍未能通过学习西方而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这一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西方发达国家有其先进之处,应该学习借鉴,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受控于“西方中心论”,应不忘维护和坚持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必须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个民族全面复兴和崛起的最突出的永恒和持久力量是文化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时第一次提出文化自信,相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影响深远,与中国在世界中的话语权密切相关,这也就是为什么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十九大过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故宫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时坚定地说出“我们是龙的传人”,这就体现了文化自信。在以往的涉外活动中,中方会刻意回避“龙”这个字。例如,旅游局在对导游进行培训时提出,接待外宾时,只要涉及龙这样的图腾符号,就要淡化,因为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这是一种文化没有自信的表现。中国人心目中的龙代表着一种力量。现在中国大声地向世界宣称——我们是龙的传人,这就是文化自信的鲜明表现。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西方文明不及东方文明先进。过去一千多年,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这决定了中华文明具有先进性的基因。 19世纪世界深受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第一个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开启了现代化的西方政治秩序,是现代政治的起点;第二个历史事件是18世纪中期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伟大之处在于,以工厂制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标志着现代化经济的开启。这两个历史事件重塑了19世纪的世界秩序。20世纪世界的两大历史事件:一个是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马克思的贡献在于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而俄国十月革命则是把理论变为现实;另一个历史事件是美国的崛起。但美国的崛起与中国的崛起不同,美国的崛起是一个霸权代替另外一个霸权。中国的崛起不存在代替别国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美国的衰落。所以,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崛起的伟大意义就在于,改变世界的治理结构,意味着新兴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这就是中国崛起与美国崛起的不同之处。所以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的崛起“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就源于这一点。 四、中国奇迹背后的密码 中国崛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学者林毅夫所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当前用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热门理论,但笔者认为中国奇迹不能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全世界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很多,但为什么只有中国成功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中国的成功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便宜,有人口的红利。但印度也有人口红利,为什么印度不成功?今天世界上成功的国家都不是因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考虑了比较优势,德国赶超法国,美国赶超英国,都是抛弃了比较优势。苏联在1956年发射了人造卫星,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美国就不应该发射卫星。但是1957年美国成立宇航局,以国家力量推动卫星产业发展。 中国奇迹最关键、最核心的是坚持党的领导,统领全局,协调各方。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才成功地驾驭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相比于传统西方经济学中“政府与市场”的分析范式,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中国奇迹的实践中解构了这一命题的二元对立,原创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而且在此基础上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从而有效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党、政府、市场”的稳定结构,我们称之为经济学的“三维系谱”。 中国对西方的超越,表面上看是经济的成功超越,本质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超越。原因有二:一是在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政府和市场是此消彼长、相互替代的“零和关系”,而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增长实践则证明了两者可以是互补的“正和关系”;二是主流西方经济学话语强调工具导向的市场作用机制,而内生于传统中国成熟于现代中国的治理结构禀赋更能为中国奇迹作出有效解释。近代以来我们学习西方却未能成功的一个合理的解释在于,无法从西方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治理体系。在现代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超越直接体现在逐渐找到符合国情实际的发展道路: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同志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正如社会主义是人们在认识和把握历史必然性基础上的一种自觉运动,是在实践中不断被创造和超越的自我构建一样,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基于自身出场逻辑,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不同治理结构。比如,丘吉尔曾说“民主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这是一种选择,然而这种选择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呢?并不然。所谓民主体制,在尚未完成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中反而引起了空前的动荡和混乱。探索一条真正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并非易事,但照搬一套制度反而会产生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效果。 五、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把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到很高的高度,他特别强调,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直是学术界争论很大的一个问题,即市场经济是私有制下才有效,社会主义又天然需要公有制,社会主义与市场这两者能不能结合?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法则强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可以避免分歧和争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第一,发展实体经济。十九大报告提出,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的支柱,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第三,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第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就发展实体经济而言,需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进,要有三个转变——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十九大报告在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时,有多项全新的提法。例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培育若干世界先进的产业集群;激发企业家的精神,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创新驱动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的重要支撑,要建设五个强国,科技、质量、航天、网络、交通强国;要造就三种人才,打造一个团队——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打造高水平的团队。 十九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改革也提出新要求。过去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重点是要做强、做优、做大。而十九大报告则是强调国有资本的做强、做优、做大,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对国有经济进行优化布局、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绕不开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就是要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取长补短,实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民营经济、国有经济共同进步,合作共赢、和谐发展,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体系。 (作者为复旦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