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花抬轿”的乡土细节

▲新郎随花轿去女家迎亲
▶新郎骑马娶新媳妇到家
◀江南通行的轿子

    桑金伟 文/摄        

    “花轿”也叫“喜轿”,是中式传统婚礼上使用的轿子。它装饰华丽,用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故俗称“大红花轿”。家乡人说的“花花抬轿”就是指抬大红花轿,后来也引申为“廉价的吹捧”而略带贬义,本文不说它的引申义。

    轿子古时又称“舆”,花轿即“彩舆”,花轿只是轿子的一种。轿子起源于夏朝,由车演化而来的说法较可信。据说“轿子”之名,最早始于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画有推车、乘轿20多台。北宋时,轿子只供皇室使用。宋高宗赵构南渡后,废除乘轿的有关禁令,自此轿子发展到民间,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明史·舆服志》中载:“轿者,肩行之车。”故旧时轿又称“肩舆”“平肩舆”,此外它还有檐子、兜子、眠轿、暖轿等称呼。到了清代,大户人家多自备轿子,有的还辟有轿厅,专门放置主人和来客的轿子。

    古代轿子的种类及样式很多,常见的古轿多系明清以来沿袭使用的暖轿,又称帷轿。它因各地的习俗及主人的身份而略有不同。粗略地分,轿子有“硬衣式”和“软衣式”两种。硬衣式指轿子的全身为木结构,造型类似四方四角出檐的宝塔顶形,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比较流行。软衣式轿子流行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是在轿框的四周罩以帷幕,这帷幕就叫轿帏。

    轿子的结构其实很简单,由轿杠和轿座两部分组成。轿杠是具有韧性的圆木,一般选用香樟、梓木、银杏等木材。轿座即轿厢,是竖的长方形框架,座底用木板封闭,上放可坐单人或双人的靠背坐箱。轿顶及左、右、后三边用木板或帷幕封围,前设可掀动的轿帘,左右两侧木板或帷幕上常留小窗和窗帘。

    花轿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常采用浮雕、透雕、贴金、涂银、朱漆等装饰手法,精美华丽。雕刻图案多为“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和合二仙”“金龙彩凤”“喜上眉梢”等吉祥题材。

    历代统治阶级对轿子有明文规定,这种规定体现在轿子的规格、用料等方面,特别强调了对轿夫人数的限制:二人抬的称“二人小轿”,四人抬的称“四人小轿”,八人以上抬的则称为“大轿”,如“八抬大轿”等。明初规定:四品以上官员才能坐四人小轿,四品以下的骑马;二人抬的民轿则只许老弱病残乘坐。违例乘轿及擅用八抬大轿者,要受严厉处罚。

    明万历五年(1577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本应回家守孝三年的他因忙于改革大事,没有返乡“丁忧”。一年之后,张居正奉旨回老家为父办丧事,他乘坐的轿子,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公车”。这顶豪华巨轿足有50平方米,相当于现在的小套楼房。轿子分前后两间,前间为会客室兼书房,后间为卧室,还安置了马桶夜壶。轿子两旁设有观景游廊,供首辅在公务之余凭栏远眺。轿中还专门安排了两个仆人伺候,得动用32个轿夫来抬,远远超标。

    现在的宁波慈城“慈溪县衙”内,陈列着32抬大轿的微缩模型,不过它与张居正无关。

    把轿子运用到娶亲上,最早见于宋代,后来才成为普遍的习俗。大约自北宋中期起,用“花檐子”迎娶新妇的风气流行于汴京。到宋廷迁都江南后,花轿迎亲蔚然成风,并一直传承至今。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宋室南渡之初,高宗逃亡宁波途中遭金军追击落单,惶恐间又被一片湖水挡住去路。眼看追兵逼近,高宗欲投湖自尽。正巧有个村姑在湖边浣纱,她指着湖水对高宗说:“这里水浅,相公快快下去,只管仰起鼻孔透气,我自有办法搭救。”高宗依言下湖。村姑旋将手上的白纱迎风一抖,撒向湖面,正好把高宗遮住了。金兵冲到湖边,喝问村姑是否见过陌生人,村姑伸手胡乱指了一下。待金兵走远,村姑把高宗搀上岸来,带他回家去换了衣服,并找船将其送到对岸。两年后,宋高宗在临安站稳脚跟,便传旨命宁波府寻访村姑,结果无人出头领功。高宗特下圣旨一道,今后凡是宁波女子出嫁,特许乘坐四人抬杠的轿子。四抬轿子正好是皇后所坐八抬銮驾的一半规格,所以宁波人夸自己的花轿是“半副銮驾”。后来其他地方的人也学了样,迄今还有老人管花轿叫“四明轿子”。

    花轿的主要用途是接新娘到新郎家举行婚礼。去接时,新郎亲自上门迎亲,多骑马伴随,有时也可乘坐小轿子跟随。这时,待嫁的新娘早早打扮停当,披上大红头盖,等候着大红花轿的到来。新娘上轿后,迎亲队伍便招摇过市“打道回府”。在习惯上,此时新郎与新娘不会同乘一轿。

    清末时,在当时的上海等少数大城市中,一些时髦女子已不喜坐花轿,改用马车等迎娶了。民国时,由于人力车(俗称黄包车)轻便快捷,遂在民间广为使用,轿子逐渐被取代。

    当今时代,习惯了以车代步的人们,又对坐花轿有了别样的情怀,在慈溪长河镇的垫桥村,至今仍活跃着一顶“八抬花轿”。通过和轿夫的访谈,让我得以重温“花花抬轿”的一些乡土细节。

    新娘上花轿时有一系列的讲究,如:迎亲队伍吹吹打打抵达女家后,新郎径直登门接亲;女方亲朋好友会故意提出种种“勒索和刁难”条件,新郎得设法通过方可进入闺房;这时长辈为新娘喂“上轿饭”;其后,哥哥(表哥、堂哥也可)抱新娘从闺房至轿上,一路在足下铺垫“九斤黄”的麻袋(现改为红地毯),以示不带娘家土上轿,这就是“大哥哥抱上轿,二哥哥送其到”的习俗。

    新娘上轿后,要为她穿上红鞋,并携上带有娘家火种的火熜,然后是一连串的轿前叮咛。新娘坐稳后,开始起轿,起轿前要转轿,倒三圈、顺三圈,以求吉利……本地没有颠轿的风俗,大体能顺顺利利抬着新娘抵达男家,然后拜堂进洞房。

    论起源,花轿远迟于车马;论人力,车马比花轿简省;论通行速度,花轿无法与车马相比;论舒适和排场,花轿也比不上车马。缘何人们对坐花轿情有独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话题。

    俗话说,“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在传统婚俗中,一顶花轿是不可或缺的道具,由此衍生出的宿亲(即用轿前先祭轿神)、翻镜(用照妖镜照轿)、上轿、起轿、喝轿、压街(颠轿)、落轿等一系列“花轿文化”,把整个送嫁迎娶活动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在旧社会,女人需要巩固自己在夫家的地位,坐花轿是最能强化“头一回婚礼”的礼俗形式,能得到很大的舆论认同和尊重。

    现在,坐花轿出嫁的“路人观看率”,显然比坐轿车出嫁高得多,于是,又有一些新娘子选择了“怀旧”的花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