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 “不打招呼就觉得是不重视、不尊敬”“甚至要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以后怎么还人情”“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现在是一个正面评价”……记者在国内知名高校采访时,一些专家教授和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对当前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的不良风气表达了愤慨,呼吁净化科研评审环境(6月26日《半月谈》)。 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的拉关系、打招呼现象据说如今已经大大好转。据《人民日报》上月报道,一位常年担任各类科研项目评审的专家表示,“七八年前,拿着茶叶等礼品到我办公室来拜访的人还不少,这些年没有了。去年,我评了几十个项目,只接到两个‘打招呼’的电话。今年,一个电话也没接到”。 不过,“人情评审”歪风好转并不等于彻底消失,《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打招呼拉票、做工作等现象屡禁不止。而且,某些打招呼还“升级”了——申报者通过单位一把手、老专家等给评委做工作。实际上,任何一种打招呼、做工作的行为都可能影响评审的公正性。 按理说,评审工作不该受外界任何干扰,评审专家应当保持独立。但当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出面做工作,多多少少会影响评审专家,继而影响评审结果。在笔者看来,即便“人情评审”仅仅是打招呼、做工作,没有直接的利益交换,这也是一种微腐败,有必要纳入反腐范畴。 如果申请者找人打招呼拉票,希望通过“人情公关”达到目的,本质上也是一种变相行贿。如果某些评委受到打招呼的影响作出不公正评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受贿”,即接受了申请者的“人情贿赂”。如此一来,相互间就形成了一种间接的、隐蔽的“你帮我,我帮你”的利益交换。 过去,科研领域的腐败,主要是某些人侵吞科研经费。拿着茶叶等礼品“公关”评审专家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科研领域的腐败,只是没有侵吞科研经费恶劣而已。拉关系、打招呼中即使不出现用礼品“公关”评委,但由于这类行为影响评审公正,助长歪风邪气,损害评审公信力,有必要视为一种腐败。 只有把“人情评审”当成微腐败,纳入“反腐棋盘”,才有望对其加大处罚力度,形成有效震慑力。为此,笔者建议,首先是完善科研评审与人才评审的制度设计,旗帜鲜明把“人情评审”定义为微腐败,写入这类制度中。在反腐力度、反腐成效有目共睹的当下,这种制度设计有望形成约束力、震慑力。 针对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乱象,这些年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就评审专家而言,建立了专家库随机抽取制度、定期轮换制度、涉嫌回避制度和专家信誉制度等。但从记者最新调查来看,拉关系、打招呼现象反映出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如申请者因为清楚谁是评审专家,所以采取“公关”行动,有必要继续完善制度。 其次,以多种监督措施确保评审公正性。比如,强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纪检部门对科研评审、人才评审工作的监督。再如,鼓励业内人士积极举报“人情评审”,当“人情评审”损害了另外一些申请者的利益,或者损害了行业利益,就会有人举报评审不公——这是过去“内部反腐”带来的启示。 再者,应当严惩涉及“人情评审”的相关人员。有学者建议,公关说情的行为应视为违反保密条例等,给予相应惩戒;把参与说情公关的双方列入黑名单等。这些建议非常好,值得采纳。笔者建议,一旦发现“人情评审”,还应取消“人情评审”带来的名与利,让相关各方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