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华 7月8日,国家医保局表示,将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对医保目录外的抗癌药,将开展准入谈判,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医保目录。近三年,抗癌药“零关税”、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取消药品加成、两票制等药价新政频出,“高价救命药”困境或将解局(7月12日《新京报》)。 进口抗癌药品的关税水平大概为几个百分点,药品加成率最高为15%,仅这两项措施,就能降低进口抗癌药药价超过两成。两票制又能消除中间商加价等猫腻,让商业贿赂难以为继,可以形成一股压低药价的力量。价格谈判更能做到以量换价,跨国药企要想进入医保目录,就得满足一定的条件,愿意让价格折半甚至以更大的降幅来获得这一重大利好。 这一系列的降价措施,可以让进口抗癌药的价格普降七八成,成效无疑是巨大的。再加上药品列入医保目录后可以报销一部分,患者吃得起药是可以预见的效果。然而,当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时,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我们手中的压价筹码几乎全部用完。药品加成只能取消一次,“零关税”之后再也没有向下的空间,“加入医保目录”这个筹码只能用一次,总不能隔两年将已加入目录的药品清除出目录,然后再用加入目录来与药企谈判吧?既然筹码用完,一旦价格出现反弹,我们将无以应对、束手无策。 我们不妨揣摩一下跨国药企的心理。为了加入医保目录,他们当然愿意暂时大幅降价。可问题在于,世上没有永远不涨价的商品,CPI年年在涨,总不能要求人家将药价永远固定在当前的水平吧?跨国药企将来提出涨价诉求,不仅合情合理,而且不可避免。到那时,药价反弹动力将是巨大的。 更为关键的是,低价销售已在国内培育了足够多的用药群体,届时无论药价便宜还是昂贵,患者已难以改变业已形成的习惯,跨国药企大幅涨价就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再加上“零关税”、加入医保等为涨价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跨国药企甚至可以通过涨价来吞噬其他降价举措所获得的成果,比如故意断供、或采取饥饿营销策略等,逼迫国内市场允许他们涨价。 技术垄断构成事实上的市场垄断,且这种垄断合情合理,只要人家不操控市场,你就拿人家没有办法,难道你能责怪人家太聪明、太有创造力不成?因此,只要市场缺乏与之匹敌的竞争力,那么,这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就很容易成为待宰的羔羊。 唯一让跨国药企不敢小视的,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包括国际和国内的同款药品竞争。当前的一系列降价举措为我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假如在此期间,我们没有在国际上寻找到更多的替代品,国内药企没有培育出足够强大的研发与仿制能力,就很难确保进口抗癌药的价格一直能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