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钢 50公斤货物起码要少2.5公斤,这种缺斤短两行为,在宁波水产交易综合市场淡水产交易区竟然是公开的秘密,而且已存在多年。日常交易中,大家习惯以斤为单位进行结算,而电子秤的默认单位为公斤,本该设成2.0的转换参数,却被经营户设成2.13。这样,实际重量100公斤的货物,转换成斤后就变成了106.5公斤,缺斤短两的猫腻就在这里(8月8日《宁波晚报》)。 做生意缺斤短两,破坏了公平交易的原则,败坏了社会风气。可在宁波水产交易综合市场淡水产交易区,经营户对此一点儿不避讳,甚至公开叫嚣:“你要买就买,不买走人,我们就这样。”他们为什么敢这么嚣张?原因就在于市场监管也“缺斤短两”。据报道,面对这种“潜规则”,消费者要找公平秤复秤,市场管理人员的回答要么是“没有公平秤”,要么是“公平秤坏了”,导致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在这样的市场监管环境下,水产经营户以“潜规则”欺诈消费者,就是必然结果。 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就是倡导依法经营、文明经商,及时处理、纠正违反市场管理规定的人和事,消解交易纠纷,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照此来看,宁波水产交易综合市场淡水产交易区的管理者表现太差,甚至可以说,正是相关人员的不作为,才导致了“潜规则”的盛行。 据报道,经营户起初的作弊手法是改秤,每50公斤少三四公斤,采购的商贩们不满,举报投诉,执法部门联合计量部门打击过一次,很多问题秤被没收了。但时隔不久,商贩们发现,缺斤短两的现象又出现了,而且变得比较隐蔽。当然,我们不能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管理人员的不作为,但作为监管部门,有必要把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源搞搞清楚,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这样,才能净化市场经营环境,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