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达 绍兴师爷发端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衰落消失于民国,历时数百年。民间有“无绍不成衙”之说。史书记载,六部书吏多为绍兴人,“部办班分未入流,绍兴善为一身谋。得钱卖缺居奇货,门下还将贴写收。”一个小小的绍兴安昌镇,历史上就出了万余名师爷。 绍兴师爷,职能上可分三类:刑名师爷、钱谷师爷和文赎师爷。刑名师爷负责刑事案件,相当于法官助理、律师;钱谷师爷负责钱粮,财政税收;文赎师爷负责撰拟文告、奏折,相当于现代负责起草文件、总结、领导报告的秘书。作用上无人可替,上至六部尚书、各省巡抚,下至州府知县,都少不了师爷,是主官的大脑和左膀右臂,他们是治政理财写文的专业人才,是智囊、是参谋。主官们尤其是新进仕途者,都要依靠师爷出谋划策,做出决断。 师爷非官非民,地位上显得尴尬,不在体制内,寄人篱下,卖知为生,严格讲他们是被聘用、被雇用者,与主人是主仆关系。但实际上,大多数师爷与主人是主宾关系,待遇优厚,相敬如宾。如清朝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幕僚邬思道,摸透雍正心思,为田文镜代拟奏折状告顾命大臣、雍正舅舅隆科多,雍正借此将隆科多罢官监禁,除却心腹之患。不但田文镜尊他为上宾,也得到皇上的恩宠。雍正在回复田文镜的奏折上常常写上“朕安,邬先生安否?”足见其地位非同一般。 绍兴师爷作为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和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在人们的观感中,一直是褒少贬多,阴暗、狡诈、圆滑似乎是这一群体的特征。现实中人们也常将那些能言善辩、巧嘴灵舌者称作“绍兴师爷”。 然而,笔者不久前的安昌古镇行,改变了以往对绍兴师爷的认知。 安昌老街上有家全国唯一的“绍兴师爷博物馆”,设在近代著名师爷娄心田的故居内。故居建于清末,坐北朝南,共三进,面阔三间,由台门、正楼、座楼组成,均为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娄心田(1872-1944),光绪晚期在东北奉天府做幕僚,民国后任东北马占山督军府秘书,1932年随军转至西北,任西安特货公栈经理,曾为东北军与陕北红军充任联络。娄心田的故居虽算不上豪华富贵,却显示出师爷的确是一种不错的职业,当得好,足以过上殷实富裕的生活。故居内展示的有关绍兴师爷的各种实物、文字,揭示了为什么绍兴出师爷,为什么绍兴师爷在数百年间久盛不衰。 绍兴师爷的出现,与绍兴的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有关。也就是说,绍兴具备造就这一特殊职业的环境与条件。绍兴素为文化之邦,人文荟萃。然地狭人稠,农艰商轻,读书无成者,学幕为其一大出路。读书者众多,真正获得功名,走上仕途者毕竟少数,对于那些没有考中进士、举人的人,既惧艰辛的农耕,又不屑被人看轻的商贸,于是选择了师爷这一职业。 绍兴人处世精明,处事审慎,工于心计,善于辞令,适于做师爷。师爷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须具备研核策略的能力、提供计谋的机心与撰拟官方文字的功底,一般师爷至少读3年“幕学”。绍兴有众多专门培养师爷的“职业技术学校”,其他地方则没有这个条件和氛围。绍兴人重乡情乡谊,人带人,人荐人,将大批的绍兴人才介绍推荐到全国各地衙门担任师爷,于是师爷的队伍如滚雪球,越滚越大。 国有法,行有规。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绍兴师爷也不例外。迈进“绍兴师爷博物馆”的大门,迎面矗立着一块硕大的展示牌,上面篆刻着16个大字:“立品洁身,尽心尽言,仁恕求生,不合则去。”细细品味,终于明白,绍兴师爷之所以久盛不衰,成为师爷界一大品牌,密码也许就在这里。立品洁身,就是要有职业操守,品质高尚,洁身自好,严于律己;尽心尽言,就是佐治以尽心为本,心尽于事,必竭所知所能,审时度势,对主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仁恕求生,就是仁厚忠恕,处理事务公平公正;不合则去,就是保持独立人格,合则留,留而不负于人,不合则去,去而无愧于心。据说,在绍兴师爷的箱子里永远备有回家的盘缠,随时做好打道回府的准备。一旦与主人意见不合或受人轻视,马上可以离去。这反映出绍兴师爷的清高和骨气。 这些行为准则,培植和造就了一大批绍兴师爷,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数百年。绍兴师爷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早已消失,但绍兴师爷的行为准则,在今天仍有启迪和借鉴的意义,尤其是那些在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和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很有必要读一读,想一想。虽然时代不同,普通工作人员与领导干部的关系不是雇与被雇的主仆关系,而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没有必要“不合则去”,但是坚持职业操守,立品洁身,尽心尽言,处事公正,不见风使舵,不看领导眼色办事,不搞人身依附,不谋取私利,则应该认真践行,努力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