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2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发展史私人化写作的成功尝试

——由《我们深圳四十年》想到的

    车厘子           

    2018年的宁波书展规模远超往届,还首次引进了外省展馆“江苏馆”,我在江苏馆中买下了《我们深圳四十年》。

    作者斯培森,是深圳基层的一位公务员。实话实说,此前的确未闻其名,但所谓百步之内必有贤才,何况公务员群体中本就藏龙卧虎。首先我极为钦佩作者的勇气,他完全是以一己之力来写一座大城市的发展史,其写作难度可想而知;再者就事论事,我仔仔细细读了好几遍,书中内容确实写得很好,作者并不是简单地陈述或罗列史实,而是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宏观层面的形势变化、深圳城市的发展进程与微观的个人真实经历有机结合起来,读来可亲可感。可以说是将私人化手法融入城市发展史写作的一种成功尝试。

    在体例上,此书虽然仍是按照传统史书编年体的写法一年一年往下写,但作者在此基础上做了巧妙的创新,给每一年度各取了一个章节名,而这些名称来源于当年流行歌曲的歌名,并且选取歌词中较能反映当年流行观念及社会现象的段落作为每一章的开篇语。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书中前半部分章节选用的年度金曲多是粤语歌,显而易见,这与深圳毗邻香港不无关系,同时也说明当时内地民众精神生活之匮乏。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选歌范围才逐步扩大到全国。

    作者家学深厚,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还曾出版过长篇小说,文学功底自不必说。难得的是,他早年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后又在深圳党政机关多个岗位历练过,可以说是一位通才。难怪在《我们深圳四十年》中,作者既可以把国家大事以个人视角写得通俗明了,又能把积累数十年的自身所学融会贯通,将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熔于一炉,为深圳四十年的城市发展史“私人订制”了一套精美的伴手礼。

    标志着中国拉开改革开放大幕的历史性事件,当然是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次年3月,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宝安县改设深圳市,“深圳市”正式诞生。深圳成了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得抓一个突破口,搞一个试验场,放开手搞”。试验成功了,深圳特区真的“杀出一条血路”,不负中央厚望。

    在深圳设市近5年后,1984年的春节前夕,邓小平同志南下广东,先后考察深圳、珠海等地,大年三十那天在广州亲笔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消息一经发布,轰动可想而知。当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中指出: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阿拉宁波有幸在列。我们应该由衷感谢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急先锋,正因为深圳先行先试大获成功,才坚定了中央领导的进一步改革信心。而深圳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也值得同类城市深思与规避。例如当年深圳大学的创建与定位问题,想必后来宁波大学也经历过类似的“成长的烦恼”。

    我生平只去过广东一次,所到的城市即是深圳。或许是掩饰不住对“东方风来满眼春”之地的好奇,得空我特地一个人坐地铁跑到深圳的红树林海滨公园。坐在海滩边的石头上,海风拂面,海鸟翔集,兀自对着大海默默出神。远眺海岸的对面,尽是起起伏伏的山丘,那是香港元朗,看起来黯淡无光。回首自己身后,则是深圳市区一大片高档的海滨公寓,繁华无限。那一刻如游园惊梦,刹那明白:深圳人只用了三四十年的时光,就能后来居上,这是一种怎样的成就与骄傲!

    祝福深圳,感恩改革开放,致敬一代伟人四十年前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