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群 翟天临原本大致属于“非著名影视演员”——恕我孤陋寡闻,此前只是在电视连续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见识过他演的杨修。平心而论,那是一等一的演技。翟天临近期突然成为热搜,频频登上娱乐新闻头条——瞧那情形,似乎已由“非著名”晋升为“著名”了。但翟天临这次一夜成名,是祸是福,尚不得而知——这一切皆缘于他头上那顶戴歪了的“博士帽”。 本人“致歉”、教育部“发声”、北京电影学院“撤销其博士学位”,基本坐实了翟天临论文造假的事实。面对网上种种口诛笔伐,笔者更感兴趣的一个议题是:一个演员是否真的需要通过高学历,比方说一顶博士帽,来体现自己的“优秀”? 众说纷纭中,谢飞的观点令人关注。谢先生是有名望的导演,又是“赐予”翟天临“博士帽”的北京电影学院的退休教授,属于货真价实业内人士。谢先生旗帜鲜明地反对北京电影学院“开设博士学位教学”,他的理由是:电影学院的职能是开展以专业实践为主的艺术创作教育,而不是培养“研究艺术史论型”的学者。谢飞还转发了梁文道的一篇《表演系真的需要博士吗?》,加以论证自己的观点。梁文道在文章中指出,一个学表演的人,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是否有必要写这些论文?”对此他表示质疑。 梁文道认可表演是一门专业,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训练。但在笔者看来,做一名演员,乃至成为一名优秀演员,门槛其实蛮低,甚至低到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训练。王宝强大家都不陌生吧?他8岁进河南少林寺习武,做了7年俗家弟子。有朝一日看了电影《少林寺》,突然萌生演员梦。王宝强凭着一股执拗劲,只身闯荡北京,时常坐在电影学院门口等待奇迹发生。老天爷眷顾这位个头矮小、长相平平、操着一口家乡土音的河北小子,他先是在各个剧组当群众演员,后来有幸拍了一部叫《盲井》的现实题材影片,一炮走红,此后随着“傻根”“阿炳”“许三多”“宝宝”等角色的上演,这位曾经的群众演员一跃成为中国耀眼的演艺明星之一。 不但人红,王宝强还有诸多荣誉加身:海参崴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亚太电影大奖最佳男演员、纽约中国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不一而足。也许,王宝强在少林寺期间曾经发愤图强,苦读文化课,但总还谈不上博学多才吧。如此看来,成为一名演员乃至频频获奖的优秀演员,恐怕未必与他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电影学理论对这一现象早已作出过解释。人们通常把演员分为体验派、表现派、本色派和表演派(技巧派)。无疑,王宝强属于本色派。本色派顾名思义是指保持生活本色的一种表演方式。本色派认为,演员和角色的吻合,剧本材料和演员资质的吻合,是选择演员的重要标准。王宝强长相憨厚、朴实,一看就是来自乡村的农家子弟。本色派导演在物色演员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外形上。“傻根”这一角色名称,由内到外、形象地概括了王宝强的特征。本色派的表演之所以长时间受到广大观众好评,主要原因是它真实而自然地反映了人生。 由于考虑到电影演员保持本色的重要性,所以许多电影导演注重起用非职业演员。我们自然不能否认王宝强在影片中的创作才能,但同样不能否认他天赋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职业演员难以模仿得了的。 演员的年龄、气质、生活经历和角色相近,演来自然亲切、自然。但毋庸置疑,只能按本色塑造角色的演员也有其局限,一旦塑造与自身迥异的角色往往就力不从心。想当年张瑜本色出演《庐山恋》,风靡全国,后来扮演《知音》中小凤仙,就成败笔。 本色演员如何突破局限?首先自然是接受表演知识和技巧的院校教育。比如我特别欣赏的三位外国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朱迪·福斯特、梅丽尔·斯特里普,她们都是奥斯卡影后,都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豪华”的学历背景。据介绍,娜塔莉在哈佛深造研读心理学期间,还投身研究一种名为“物体恒存时额叶的活化”的“记忆”。2011年她在影片《黑天鹅》中完美演绎了主人公在追求完美过程中的人性异化,以超凡演技刻画出那种复杂而矛盾的人格,进而摘得第83届奥斯卡影后桂冠。 笔者并不完全苟同梁文道“学习和研究是两码事”的观点。相反认为,对于一个智力超群、求知欲特别旺盛的演员来说,在艺术造诣上愿意更上一层楼,无可厚非。娜塔莉成功塑造出“黑天鹅”,没准就得益于她在心理学专业上的潜心研究。我还坚信,本色演出固然也能塑造出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而银幕上的“百面女郎”和“灵魂捕手”,只有通过专业训练或天赋异禀。 话又说回来,文凭、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固然能体现一个人的能耐,但世界如此复杂,人性如此幽邃,文凭、学历与真才实学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对此吴冠中先生曾犀利指出:“全世界很多美术家没有学位、文凭这些头衔,什么艺术硕士、艺术博士,都比不上作品。” 由此想起了一则笑话。 “巾”对“币”说:戴上博士帽你就身价百倍了? 久久凝视着那个“币”字,我由衷敬佩祖国象形文字形神兼备的高妙,不由痴痴地笑出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