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
张新光 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实现又“制器”又“育人”的办学宗旨,是任何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反复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首要的实践问题。宁波工程学院肩负培养思想政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使命,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建构了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育人模式。 “融合创新”育人模式基于协同育人理念,通过课程融合、课堂融合和师资融合等“三大融合”,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脱钩、“一二三课堂”脱离、思政课教学“供氧不足”脱力等三大问题,通过融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评价立体化,推进“联结-互动”教学,实现了从“线性叠加式课程知识体系”向“开放融合式教学知识体系”转型。学校基于“场域”理念,建构“大思政”工作格局,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一、推进课程融合,建构“融合式”教学体系 高校思政课“配方”比较陈旧,这里的“配方”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组织。如何通过有效“配方”,把线性的叠加式课程体系转化为开放的融合式教学体系,是思政教师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思政教学所传递的基本信息是开放的、综合的、多元的,思政教师专业化不仅仅停留在思政课知识的“灌输”,更是需要对各种教育资源整合。着眼于凸显思政课程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宁波工程学院在教学实践中,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融合,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了从线性的叠加式课程知识体系向开放的融合式教学体系转变。 首先,打破学科壁垒,推进课程融合,探索工程专业和思政教学的有机融合,开发和建设系列融合式校本课程。自2010级学生始,率先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开设《工程伦理》必修课程;结合学生关注热点,协同学生辅导员,合力编写和专题讲授《形势与政策》,编写《大学生党校培训教程》,推进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系统理论培训;联结学科专业特点和理论热点,开设《理论热点面对面》《知行合一:做最好的自己》和《阅读欣赏》等通识选修课程,建构“融合式”课程体系。其次,制定思政教学和专业教学融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认证标准和“课程思政”要求,把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等育人元素融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中,发挥专业教学的隐性育人功能。思想理论教师对接专业课教师,开展专业和思政融合式课程教学设计。 二、推进课堂融合,践行“联结-互动”教学模式 针对“一二三课堂”缺乏联动问题,在巩固第一课堂(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联结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教学)和第三课堂(网络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是以“问题导入,案例深入,专题进入”方式推进思政课理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案例集,编写系列教学专题,把学校校训精神、地方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和育人过程。专题教学不再是单向的专业化教学,而是融“知识性、思想性、时代性”于一体的开放式融合式教学。二是坚持“精”“管用”原则,突出课外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设计并实施专业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主题实践,依托应用型专业特点,联系各专业学院承担思想政治指导工作;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将课堂搬到革命老区、社区、企业、乡村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体验“做中学”,亲身领悟社会的政治担当和伦理责任。三是稳步推进“第三课堂”网络阵地建设。借助“学习通”平台,重点开辟马院网络课程,推进混合式网络试点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三、推进师资融合,形成育人合力 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大学思政课“孤岛化”窘境,超越结构限制与要素限制,把分散的教师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良性共生、共振的“大思政”教育共同体,让专业教学与思政理论教学、学生社团活动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凝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合力。宁波工程学院基于“协同效应”机制,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组建学校“风华讲师团”,为校内外企事业单位提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培训服务。二是建构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教育合力。学校依托原社科部但不局限于社科部师资队伍,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全校有思想政治学科背景并乐于奉献的优秀师资,鼓励相关教师一岗多责,兼职兼顾,形成一支学科交叉、岗位经历丰富的复合型思政教师队伍。 四、实现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立体化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是办好思政课,提高思政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在思政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宁波工程学院运用“三个课堂”的“联动”,联结课堂内外,联结网络和社会,联结教材与学生实际,推进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方法上,围绕融合创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教学设计,开展案例教学和专题教学。在教学评价上,从多向性、多角度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立体式的教学评价。 【本文系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重点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SZZD201701)、市社科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效应’育人机制研究”(G18-ZN04)成果】 (作者为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