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我们的节日·端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端午 粽子 乌馒头

乌馒头。
乌馒头状似门环托盖,是有出处的。图为慈城乌沈弄的老门环。
早年盛放食品的幢篮。
(冯盈之 供图) 

    冯盈之           

    老底子,到了端午,家家户户都会裹粽子吃。时下,更多的是一些食品企业为此忙碌,为人们带来花色繁多的粽子。

    在各式粽子中,老宁波偏好碱水粽,以食用碱制作;更地道的,用豆壳烧灰加水过滤成汁制成,老字号王升大就钟情这种制作老法。剥去箬壳后的碱水粽,晶莹如田黄,蘸白糖少许,吃起来清香糯滑。

    宁波的传统里,“毛脚女婿”、新女婿端午要送节,“端午担”里一定要有粽子,“粽” “宗”同音,粽子有传宗接代的寓意。

    在宁波一个区域,却有这样一句老话,叫做“端午乌馒重阳粽”。说的是旧时慈城(老慈溪县城)一带,过端午节时,主要食品不是粽子,而是乌馒头,还用它来祭祀先人、馈送亲友;而裹粽子、吃粽子则在重阳节更为广泛。

    慈城端午吃乌馒头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

    说的是元至正年间,城里有一个叫乌杰的读书人,乡试多次均名落孙山。后来乌杰以开馒头店为生。那店就开在慈城一条弄堂口,这条弄堂叫“乌沈弄”。朝廷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汉人实施严苛的规定。所谓官逼民反,乌杰利用开馒头店的便利,暗中组织了一批早已怨声载道的老百姓,等待机会。当黄岩的方国珍农民军攻打庆元(宁波)的时候,乌杰认为时机已到,就在端午日揭竿而起。大伙拆下各家的门环托盖摇铃作为联络用具,用木棍竹剑当武器攻打城内守兵。

    当时,元兵已被中午的雄黄酒灌得昏昏然,面对突袭,不堪一击,不是被杀就是缴械投降,起义队伍很快控制了整个慈城。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乌杰端午日抗元,将馒头做成门环托盖形状,并以其姓氏命名馒头。久之,端午日吃乌馒头便成了习俗。

    据说那些投降的元朝官吏士兵,战败后世代只能当贱民从事贱业,这群人被称为“堕民”。这就是慈城东门外天门下“堕民”的来历。当地作家王静经过调查研究,写成一本著作,叫做《中国的吉普赛人——慈城堕民田野调查》。这是另话,但印证了乌馒头出自慈城这个传说。同样有印证作用的应该是那条叫“乌沈弄”的弄堂。

    关于乌馒头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说与那个灰头土脸跑路的宋高宗赵构有关。

    乌馒头最早统称为馒头,但因为其馅在外,也被称作盖浇馒头。据传,宋高宗赵构当年从温州返回,途经慈城时,在街头看到涂着乌黑油亮糖浆的馒头,尝了之后,不禁脱口而出:“这乌馒头好吃。”圣口一言,“乌馒头”的名字就被叫开了,一直沿用至今。

    慈城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年因为宋高宗赵构是在慈城起的名,所以“乌馒头”仅限慈城生产,外地商家唯恐触犯皇命而受罚,都不敢擅自制作“乌馒头”,以致“乌馒头”成了慈城(应该是老慈溪)独特的糕点食品。

    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但查找有关信息,发现制作乌馒头的地域范围确实很小。现在,慈城还有多家点心店在做乌馒头。

    一个好的乌馒头,发酵是关键,每一步都要做好。盛粉浆的钵头,过去是陶制的,现在改用白铁皮了;过去每只钵头底垫上一张梧桐叶,以防乌馒头出笼粘牢,现在改为模子上刷一层油,同样能起到防粘的作用。

    乌馒头有十二个角,十分对称。

    离慈城不远的丈亭(旧属老慈溪),有一家叫“糕老章”的点心店,以做乌馒头出名。“糕老章”做乌馒头已有四十年历史,传承到了第四代,“糕老章”的乌馒头具有软、香、甜、糯、松、滑等特点,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余姚市非遗项目。老传统中,馒头店卖乌馒头有时间上的限制,过了端午日正午十二点,即使有卖剩的也不再出售。这应该是宁式糕点“不时不食”特点的反映。

    另外,端午那天也被慈城当地人称作父亲节(因端午节也叫重午节,谐音“重父节”)。

    为表示孝敬与诚意,旧时慈城一带,“毛脚女婿”或新女婿送节时,“端午担”里除了鸡、鹅、肉、鱼,乌馒头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是48只、64只,128只就是上限了。

    也有“出格的”。记得上两年,姆妈讲起老家一户人家,有一个“外来户”毛脚女婿,端午节给老丈人家送了600只乌馒头,用箩筐挑来的。结果,村子里家家户户收到了乌馒头。有乌馒头吃,乡亲们很开心,更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是这个“呆头女婿”的做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