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叶子花”

    阎芝春            

    我小时家贫,父母早亡,爷爷奶奶担心我长大后无力成家,18岁时就送我到了我爱人家,那时她还只有14岁。隔年我应征入伍,从第三年开始,她几乎年年来部队看我。1971年,我们登记结婚,不久就有了儿子。1982年我转业到地方,才结束夫妻两地分居。从1961年我到她家算起,至今已有59个年头,我们结婚也近半个世纪了。回顾过往,她对我嘘寒问暖,为我准备热菜热饭,感觉幸福满满。只是,我亏欠她太多太多。

    当兵时我每月只有几元钱津贴,没能力照顾她;提干后,虽说有了50多元工资,但除去自己伙食、接济老家亲戚等开支,留给他们母子的,也就10多元而已。那时他们在农村,基本上靠挣工分吃饭,几乎日日出工,日晒雨淋。她随军后,我被调驻外地,她边工作边照顾孩子,仍然忙碌。1982年我转业回宁波,境况稍微好点,但那时每周只休息一天,在“战斗”的星期天里,买煤劈柴、排队购物等家务事多,一年到头,她仍难得有空闲时光。让我至今难忘的是,为了符合干部职位文化要求,更为了圆我的读书之梦,转业后的10多年时间里,我参加了初中、高中、大专等一系列文化课学习,还参加了各一年半的写作和日语学习、财政局举办的职称业务大专课程培训、电算化培训、外语职称考试培训、统计局举办的统计大专课程学习,均取得了毕业、结业证书。这期间,我除了上班,几乎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临考前期,复习到凌晨一两点钟是常事。那时我连自己的睡眠时间也难以保证,自然无暇顾及家务了。对此,妻子从未埋怨,有时还默默为我准备好夜宵。可以说,没有她的支持,我是无法坚持这么长时间业余学习的。

    退休后,她也没轻松多少,儿媳妇怀孕反应重,她天天变着法子准备饭菜。孙子出生后,她更是日日早出晚归,到儿子家洗洗刷刷、买菜做饭,帮助保姆共同照看孩子。孙子上幼儿园、读小学时住在我家,这下她更加忙碌了,除了来回接送,还要照料孙子饮食起居、陪同玩耍、督促做作业。孙子读初中二年级起,虽不来我家吃饭了,但妻子仍不间断地要给他们准时做好饭菜,等候来取。每一次去菜场她都精挑细选,顿顿荤素搭配,做上几样可口菜肴,装满饭包菜盒,生怕他们不够吃、吃不好。尽管此时她已年老体衰,病痛缠身,但只要能坚持,她情愿牺牲自己,乐此不疲。

    她的善良,还体现在对待我的老家亲戚上。早年农村一个强劳力劳动一天还挣不到三角钱,虽已不像三年困难时期吃不上饭,但经济上仍十分拮据。那个时候,我的奶奶、叔叔、舅舅、养母、兄弟姐妹等亲戚,遇到生活困难,少不了向我这个已经提干、有了工资收入的人开口。给他们多了,留给家里的自然就少了。对此,妻子总是通情达理,从不跟我抱怨、计较。

    在家里,她亲和、勤俭,是贤妻良母、好女儿、好奶奶、好婆婆;在村里、工厂、社会上她也是个乐于奉献、与人为善之人。在老家农村,她18岁入党,被选为大队管委会成员、妇女主任,为村里服务10多年,深受好评;进城到工厂,几乎年年是先进,还曾被评为市医管系统先进个人;退休后,她又积极参与社区治安巡逻、垃圾分类、慰问孤老病残等义务活动。

    我的老伴就像叶子花,虽在南方遍地开放,普通平凡,但花期绵长,艳丽奔放,看着怡情悦目,闻着芬芳袭人。我感谢她的不弃不离、久久相伴,给了我家的温馨、家的幸福。人这一生啊,家庭富裕诚可贵,夫妻和谐价更高;与她结为终身伴,一生平淡也悠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