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匠师傅为乌篷船模型安装明瓦。 |
|
绍兴景区里使用的明瓦船。 |
|
四明瓦船船模。 |
|
在船内看蚌壳明瓦的采光效果。 |
桑金伟 文/摄 “明瓦”这词我最早见于周作人的《乌篷船》中:“……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Sy-menngoa),小的为脚划船(划读如uoa)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周作人散文选集》)。 其实,幼年时的我接触过明瓦窗,只是不知那薄片就是“明瓦”。先父早年在浒山城中向大户陈氏购得两进一院的清代住宅,窗户上嵌着明瓦。至20世纪50年代初“公私合营”后,我家便从店屋迁入该房子。入住不久,把正面的窗子更新成了玻璃窗,记得当时在慈溪城区内有成排玻璃窗的人家是不多的。后来我家又把“退堂后”的明瓦窗也改掉了,但厨房间的明瓦窗一直未更换过,直至20世纪90年代前期。可惜的是,我最终没把这两扇明瓦窗留存下来。 《汉语大词典》“明瓦”条下说:“磨成半透明的薄片,嵌于窗间或顶篷上以取光,称为明瓦。我国未有玻璃以前多用之。”笔者认为能制明瓦的材料至少有三种: 第一种是贝壳,包括蚌壳、蛎壳、扇贝壳、海月等。贝壳经过精心磨制,光滑平整,牢度也不错,每片切割成大小划一的方形。贝壳磨薄后成了半透明片,可以采光,且原有的贝壳纹理依然清晰,散发着特有的光彩,煞是好看。 据载,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旗舰”长约140米、宽约56米,是古代中国体量最大的木船。那时没有电力照明设备,明火使用又受到限制,必须充分利用自然光。郑和宝船就利用了蚌壳作为明瓦来采光。 第二种是明胶。明胶是动物皮、骨、肌膜等结缔组织中的胶原部分,降解而成为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的胶液或粉粒。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挥发性、透明坚硬的非晶体物质,可溶于热水,不溶于冷水,但可以缓慢吸水膨胀软化。 在明代,南京是明瓦的制造中心,现在仍保留“明瓦廊”这一地名。据载,南京明瓦廊制作明瓦所用的明胶大多由羊角熬成,故称“羊角明胶”,由羊角明胶压成的明瓦俗称“明角”。明清两代,南京大小街巷中普遍使用的就是这种明瓦。“明角”还能做成羊角灯,南京羊角灯还成了宫廷贡品。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写道:“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并不带灯笼……” 明清时,苏州人烟稠密,房屋连片,明瓦的需求量很大。据说最多时,苏州曾有40多家店铺经营明瓦,道光年间还在阊门外成立了明瓦公所。 还有一种是天然云母。天然云母是一种矿物,呈六方形片状晶体,性柔易分割且无污染,绝缘、阻热。将云母切割成薄片,装在窗户上就成了云母明瓦。云母明瓦又轻又薄,透光性强。记得我老家用的就是云母明瓦,拆迁时我触摸它,早已发脆发霉,不可把玩。一般认为北方多用云母明瓦,而周作人说的鱼鳞片明瓦,我未见过。 过去明瓦窗很常见,特别是在大户人家宅院里。十多年前在慈溪鸣鹤古镇上明瓦窗较多,然而古镇开发后已无处寻觅。 在一些江南市镇上还能见到明瓦天棚。天棚即在比较大的店前,当街临河架设的木棚,也叫廊棚。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中,就提到了明瓦天棚,“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早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 乌篷船中有一种叫明瓦船,过去仅在绍兴存在。1916年孙中山到绍兴时乘的就是这种明瓦船,1926年周作人推荐好友“子荣君”坐的也是这种船,1939年周恩来总理回绍兴时乘坐的也是。随着时代变迁,明瓦船渐渐销声匿迹。 因缘巧合,我认识了自费筹建古船文化博物馆的绍兴松陵造船公司老总何关明,了解到他出巨资精心复原了各类传统木船模型,其中就有已经消失的明瓦乌篷船。在他的船模陈列馆里,我见到了“一明瓦船(即在乌篷间安装一道明瓦,余依此类推)”“三明瓦船”“四明瓦船”“五明瓦船”。并在其指点下,拜会了正在安装明瓦的船匠韩师傅,更有幸找到了在景区已投入实际使用的明瓦船。 明明不是瓦,为何称“明瓦”?我终于找到了可信的答案。因为安装每一片小小的明瓦,必须是上一片的下端压住下一片的上端,这样才能有效防止雨水下流到内部。这与屋顶上的瓦片盖法完全相同,故称“明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