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0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一步重视 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赵 畅            

    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仅是推动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厚植技能人才成长土壤、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社会氛围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尽管各地已经开始重视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和措施,力求补齐这块短板,但问题依然存在,尤其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和装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对技术工人需求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发生变化;同时,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突出。而技能人才队伍不强,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低级多、高级少,大龄多、年轻少,单一技能多、复合技能少,新型产业技工严重稀缺”的“三多三少一稀缺”现象。有鉴于此,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加大投入,进一步重视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从而为当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技能人才的可靠支撑。

    坚持优化环境激励,变“铺建平地”为“夯筑高地”。在招引技能人才工作中,如何招引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地方所制定的招引激励政策的含金量。既要发挥政策环境的优势,也要注重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特别是要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既解决好相应的产业配套政策和工作平台支持,解决好与个人发展相关的实现人生理想的工作环境问题;又要切实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内在性的基础条件。如此,方能达到留住技能人才、用好技能人才的目的。

    坚持强化平台建设,变“独轮转动”为“多轮驱动”。过去,对于技能人才的引进,一些企业总是寄希望于职业院校的培养输送,而今面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扩张式发展,光靠职业院校培养的单一途径,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对一些高技能人才以及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培养,也不仅仅靠职业院校的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为此,必须实行“多轮驱动”。在职业教育的规划指导下,既要继续发挥职业院校的主渠道作用,并引导他们走“校企一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路子,尽力实现院校开设的专业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高度匹配。在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加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争取新建一批技师学院,以打造必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又要鼓励民办培训机构的大力发展,通过市场机制为企业提供有个性、更精准的培训服务。与此同时,企业更须发挥在培养和培训技能人才上的主体作用。既要重视引进技能人才,更要帮助技能人才打开向上晋升的空间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此来更好地留住技能人才。

    坚持健全考评制度,变“平面静态”为“立体动态”。其实,无论是招引的技能人才,还是已经在企业工作的技能人才,要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令他们在企业中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而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殚精竭虑、多作贡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杠杆就是要健全考评制度。要通过全方位的工作实绩考评,依照技能等级与薪资相统一的原则,对涉及的工资、津贴、奖金等薪酬和福利待遇及时予以兑现;对于表现杰出并符合有关评优评先条件者则要给予必要的待遇抑或给予其他奖励。与此同时,除了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考评制度外,还要注重在设计技能竞赛载体上动好脑筋、下足功夫。

    而今,一个“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正在逐步形成。重视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技能精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绝非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切实梳理相关技能人才培训政策、措施,调整相关工作目标进度,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供给能力。在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的同时,尤其要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引导改变“学而优则仕”“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装备、轻人才”等传统社会观念,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技能报国典型和职业英雄,在全社会真正营造起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争当区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技能人才的可靠保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