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 佛山市里水镇合谊肉联厂被曝有“洗白”死猪的现象。本该在正规屠宰场被无害化处理的这些病死猪,居然从屠宰场里悄悄流出,还有一些病死猪被盖上检疫合格的标签,流入了广州、佛山等地的市场猪肉档,每天流向市场的病死猪肉,竟有数千斤之多(12月3日看看新闻)。 最近,猪肉价格下降让不少消费者获得“吃肉自由”。没有想到竟然出现病死猪“洗白”,部分消费者就有了“不敢吃”的忧虑。病死猪经过处理后也能变成白条猪,并被盖上检验章,而普通消费者很难识别猪肉好坏,因此,既要确保消费者吃得起猪肉,更要确保消费者吃放心猪肉。 以往,病死猪主要通过黑屠宰场流向市场。而佛山这家肉联厂是正规生猪屠宰标准化企业。正规企业也帮病死猪“洗白”,更让人忧虑猪肉安全,也更影响消费者信任感。可见,有的正规企业不等于放心企业。 在笔者看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防止病死猪“洗白”关键在三个环节。其一,加大屠宰环节治理。针对屠宰环节,既要严打黑屠宰场也要对正规企业进行有效监督,不妨借鉴在学校食堂推行的“明厨亮灶”工程,即强制屠宰企业每个生产环节在摄像头监控之下,让消费者与监管者随时通过有效渠道查看监控。 其二,加大销售环节治理。鉴于普通消费者很难识别病死猪,各地监管部门要对猪肉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加抽检频率,扩大抽检比例,加大专项检查力度。目前,很多地方已建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系统,这种系统应该在全国普及,把所有猪肉也纳入该系统,以便于追溯、追责,增强震慑力。 其三,加大事后惩治力度。违法者之所以敢于把病死猪“洗白”,一是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会被发现;二是认为违法代价不大——绝大部分违法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因此,对涉及病死猪“洗白”链条上的所有责任人,应一个不少地追究其法律责任。 另外,消协组织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授权,对涉事企业和个人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因为病死猪“洗白”上市后,会对不特定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消协应代表广大消费者维权,让涉事企业和责任人承担赔偿等责任。去年,广东省消委会就假盐案提起公益诉讼,被告赔偿167480元。 只有对涉事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不轻饶,让多种惩罚及赔偿措施同时发力,才有望让违法者有痛感、长记性,也才能对猪肉生产、流通领域的其他企业和个人起到“杀一儆百”之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