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电(记者吴向正)昨天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始前,省两会首次开启“代表通道”。省人大代表、鄞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慧芳在通道上精彩亮相,接受省内外媒体的集中采访。 在媒体的“长枪短炮”面前,记者请杨慧芳代表介绍鄞州区去年以来部署开展全省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试点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 “街道层面没有人民代表大会,也没有本级人大代表,人大监督在街道层面存在着‘盲区’。所以试点探索街道人大的职责定位、工作方向,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基层的期待,对于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发展、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杨慧芳代表的回答一开始就点了这项工作试点的宗旨所在。 接着杨慧芳代表简要介绍了鄞州创新推进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主要做法。她说,一年多来,在省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鄞州区围绕街道人大工作“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完备的制度办法。将街道人大工作纳入区人大常委会总体工作安排,通过听取报告、作出决议、实施任务交办,使街道人大的监督职能“活”了起来。 杨慧芳代表说,鄞州区还加强人大街道工委建设,建立专业监督小组,围绕街道的预算和国有资产管理进行监督,同时也对辖区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消防通道堵塞、油烟扰民、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民生事项进行监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创新搭建了议政会这一居民议事组织平台,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围绕民生实事等事项进行商议,实现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 杨慧芳代表还谈了《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出台给基层工作带来的利好。她说,《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施行后,我省街道人大工作的目标方向更加明确了,监督的底气更足了,工作成效更加明显,也使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触角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从群众的视角来看,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多了,推动民生事项的解决快了,老百姓的获得感也强了。 据悉,去年,鄞州区人大常委会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鄞州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等14份制度方案,积极推动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鄞州区“街道议政会”等不少创新做法被《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吸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