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石 在自然界,潜伏是掠食性动物的拿手好戏。找一个隐蔽的,便于观察、突袭处所,潜伏下来,静待目标出现,然后伺机发出致命一击。 淡水鱼类中,鳜是最典型的潜伏者。鳜鱼又称桂鱼,头尖口大,牙齿锐利,背鳍发达,披一身黑点豹纹,长相凶悍,人称水里花豹、水中霸王,主要捕食对象为其他鱼类和虾。跟别的鱼类不同,鳜像个老谋深算的隐者,不喜欢没事在水中游荡,而是静静地隐在水中某处,潜伏地通常选择在岩缝、洞穴、树根和水草丛中。有人观察说,鳜喜欢独处,一生不是在潜伏中,就是在潜伏中享用猎物。如此看来,鳜的残暴性比豹子有过之而无不及。豹尚且有吃饱了结伴游逛、嬉戏的时候,鳜至多跟伴侣潜在一处,出双入对、一心一意地干着恃强凌弱、弱肉强食的糗事儿。鳜另一令人发指的特性是,它摄食不像其他掠食性鱼类那样整个儿吞下,猎物到口,不忙着吞噬,而是叼回潜伏处慢慢享用,慢条斯理地去壳、咀嚼、吐刺。对于那些不幸撞入鳜口的鱼儿来说,最让它痛不欲生的,或许不是死本身,而是死的不堪:体无完肤、死无全尸——确实够惨!对其他鱼类来说,与鳜同处一片水体简直是个噩梦。你在明处,它永远在暗处,当某一时刻它突然凶神恶煞般地杀到你眼前时,下一刻,或许你已沦为它腹中的一堆肉糜、眼前的几根骨刺了。 我想,能够终结这一水中暴虐者的,除了水、时间,就是人类了。一尾鳜落到人类手中的结局,跟一尾鱼落到它嘴里的结局几乎一致,最终,它将沦为我们餐桌上的几根骨头。不知是巧合还是规律,掠食性鱼类一般少有刺,海中的如鲨鱼、金枪鱼、鳕鱼等,甚至连柔软透明、比手指大不了多少的虾潺,也几乎没刺。淡水里的鲶、鲈、鳜等,也莫不如此。从生物学角度说,鱼刺本是护身之器,而这些肉食性鱼类,不需要这种自卫武器。对于人类来说,没有刺,吃鱼时就轻松省心了很多。 鳜鱼肉质细腻鲜美,自古广受食客喜爱。每年桃花时节,有些按捺不住的鳜开始偶尔离开自己的潜伏地到中上水层活动,觅食或寻找配偶,这时节的鳜肉质最肥嫩,也是人间食鳜黄金时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虽非专写鳜鱼,却也明指了这一点。 掠食性鱼类肉质普遍比杂食性鱼类好,质地坚韧细腻,脂肪含量低。这或许跟掠食性鱼类需要比别的鱼更快捷的游速和更充沛的体能有关。更大的运动量和更快的游速让它们的肌肉更为强劲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