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2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物馆直播“火”缘于“活”

    冯海宁 

    从今年2月开始,抖音、淘宝、腾讯、快手等大型互联网平台相继举办“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全国几十家博物馆参与,网友反响热烈,单日观看量过千万(3月24日《人民日报》)。

    基于防疫考虑,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在此次疫情暴发之后集体闭馆。虽关闭了“门”却打开了“窗”——多家博物馆借助大型互联网平台,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向观众提供文物讲解服务。从实践效果来看,此举堪称多赢——观众、博物院、网络平台等方面都是赢家。

    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说,在疫情期间变一种方式“存在”,充分彰显这些博物馆的灵活应变能力、为公众服务意识以及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意识。特别是之前那些知名度不高的地方博物馆,通过这种直播活动提升了其在全国甚至全球的知名度。此外,博物馆直播还有“蓄客”“带货”之效。

    为这种活动提供支持的相关互联网平台,也会因为博物馆直播提升流量和竞争力。而且参与博物馆直播的讲解员,个人也会收获更多粉丝。可见博物馆直播不仅让博物馆、重点文物“火”了,也能让讲解员“火”。

    博物馆直播之所以会“火”,既与疫情带来的空闲时间有关,也与博物馆变“活”有关。所谓“活”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甘肃博物馆等参与者,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是闭馆放假,而是转变思维,主动适应,借助直播使传统博物馆变成了“网上博物馆”。

    另一方面,博物馆直播讲解员把文物讲“活”了。公众对博物馆直播是否感兴趣,与讲解员的阐述方式、表达能力有很大关系。比如,“碑林就是这么任性,让大夏石马这么珍贵的文物看厕所”,会让网友对博物馆、文物产生浓厚兴趣,即抖包袱、说段子、讲金句的效果大不一样。

    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是因为馆藏文物,而文物是“睡”在博物馆还是“活”起来,完全取决于博物馆管理者和讲解员。好的管理者会利用各种手段让博物馆全国闻名、世界闻名。同时,很多人有一种体会,即博识、幽默的讲解员与古板、知识贫乏的讲解员,给观众的体验是不同的。

    所以,期待所有博物馆都能“活”起来,既可以像故宫一样,以多种创新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更大的文化传承价值;也可以像疫情期间参与直播的博物馆一样,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线下参观走向线上直播。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线下参观还是线上直播,博物馆不能只让公众看见“看得见的文物”。某些文物已经展示多年,对公众来说没有多少新鲜感。只有让那些“沉睡的文物”尽快走进展厅走进直播中,博物馆才能更“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