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7月5日晚,一名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的网友发布了一条博文,并配上了两张手持色彩漂亮野花的图片,引发数百网友愤怒评论和谴责。原来,这些看似普通的花里有一株生存环境遭受威胁的杓兰属植物——西藏杓兰(7月8日《成都商报》)。 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评估,绝大多数杓兰的生存受到威胁,其中超过一半是濒危和极危物种。杓兰属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特定的伴生植被、土壤微生物和传粉者。四川的四姑娘山地区,因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全世界40多种杓兰中,在这里能找到至少16种,其中至少13种是我国特有的物种,更有近10种只能生长在那里。这意味着,在四姑娘山看到的一些杓兰种类,在世界其他地方是遇不到的,一旦因为人为破坏而威胁它们的生存,损失可能就是毁灭性的、无法挽回的。 这显然也是众多网友对上述事件表达不满和谴责的原因所在。但是,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那就是当事网友极有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采摘的,就是属于珍稀植物的杓兰。她可能认为自己采摘的这株看上去虽然有些另类的植物,和手里其他花朵一样,只是一株普通的当地植物。否则的话,她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但摘花,还公然炫耀出来。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无知性破坏”现象。所谓“无知性破坏”,就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一些人并非有意地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仅仅是因为无知,因为知识和信息的匮乏,导致在无意当中做出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很多时候,这种破坏还可能是巨大的、无法挽回的。 当这名网友在微博上晒出西藏杓兰的图片,部分网友能够认出来,但是大多数网友认不出来。换句话说,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是植物学家、博物学家、环境保护者,在特定时候,确实会因为自己的无知,因为所掌握信息的匮乏而导致“无心之失”。那么为了避免这样的“无知性破坏”,最好的办法,不是去学习植物学、动物学知识,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能够辨认哪些是珍稀动植物,而是在我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候,能够保持一份敬畏之心,心中有底线和红线,那就是不管眼前的动植物是不是珍稀的,都不要去伤害、去破坏,而只要欣赏、体会就够了。 现在徒步、探险、穿越等户外活动盛行,尤其需要提防这种“无知性破坏”。否则,不但可能面临舆论谴责,而且还有可能因为触犯法律遭受惩罚,这方面的例子,近年来已经多次出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