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解“僵尸车”难题, 需地方立法支撑

成良田

    

    

    

    成良田

    

    不到一个月,镇海力破治理难题,清理“僵尸车”240辆,其中拖离141辆。这条新闻引发广泛共鸣。

    宁波城区机动车超过70万辆,而停车位仅30万个,车位本就紧张,僵尸车还要“雪上加霜”,市民“堵得慌”。不仅如此,锈迹斑斑、满身垃圾的僵尸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小区村社,本身就大煞风景,与全国文明城市相违。因此,看到僵尸车,没人不嫌,没人不厌。

    然而,即便僵尸车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人见人嫌,却偏偏异常顽固,堂而皇之霸占公共资源,相关部门“想挪挪不走、想拖拖不了”,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大顽疾。究其原因,执法难难以回避。

    对僵尸车的处理,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和标准,交警、城管等部门执法时,面临“无法可依”甚至被车主“倒打一耙”的现实困境,经常只能望车兴叹。比如,僵尸车究竟如何认定,是按停车时间算,还是按外形破旧算。如果按时间算,究竟要多长才算;再比如,道路上有交警管,但是小区内由谁管,停在停车位的僵尸车,又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厘清,权责不划定,执法就面临碰壁的尴尬。

    镇海公安分局一位负责人就坦言,僵尸车治理是个大难题,甚至可能会惹来不少“麻烦”,但只要有利于群众,就应去探索尝试,知其难为而为之。城市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很多是顽疾恶疾,不可能一遇到问题,就止步不前,被动等待。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尤其是面对沉疴顽疾,不能仅靠个别地方个别领导的担当和勇气,靠一时一地的创新来破解,更需要从体制机制上破题,更需要地方立法的强有力支撑。一方面,通过立法可以对现有的探索和成功经验,从法律层面进行总结、固化和推广。另一方面,通过法律层面的权威界定和解读,破解执法面临的定义模糊、权责分歧等问题。唯有如此,执法部门面对僵尸车乱象,才不会束手无策,甚至“腰杆不直”。有法可依,才有利于维护车主的正当权利。当然,最终受益的,是整座城市。

    诚然,僵尸车现象涉及诸多法律问题,比较复杂,亦少有先例可循,立法肯定会面临诸多挑战,考验着立法者的智慧。但是,顽疾已然存在,总得有人去“吃螃蟹”。

    僵尸车问题,是城市治理中亟待解决的小问题之一,能否处理好,体现市域治理水平。能不能蹚出一条新路,立一部有示范意义的法规,宁波可以一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