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0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垂虹秋色满东南

——读蒲华《秋香图》


蒲华(1832-1911),字作英,号胥山野史,浙江嘉兴人,曾多次游学宁波,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并称“晚清四大家”。

    方向前

    

    画有“眼”。通常画中的人物、走兽、飞禽、流瀑,乃至一抹亮丽的色彩,都可成为画眼。在我眼中,中国画还有另外一只“眼”,那就是作品中的款。

    中国画的落款是画面重要组成部分,无款无印,犹如失去了一只“眼”。一幅好画再配上自作的好诗、好印、好书,便完美了。另外,人们还能从题款中看出作品的寓意和画家的修养。从收藏角度出发,藏家大多重视画中的上款,上款人的地位和知名度往往会影响作品的价值,题款内容有它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附加值,从而使作品更具玩味。

    《秋香图》为晚清书画大家蒲华所作,成扇,一字一画。画中上款“申如五兄”,乃是赫赫有名的现代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蒲华与徐申如,一位是当时举足轻重的海派大画家,一位是民国时期海宁著名实业家,胡适说:“申如先生为硖石最有势力之人,有‘硖石皇帝’之称。”

    蒲华虽出生秀水(嘉兴),但一生浪迹江湖,往返于沪、杭、甬、嘉、台之间,多次来甬游学,并留下不少墨宝,天一阁现藏有三四十件蒲华佳作。《蒲华年谱》中也记载了他在宁波的不少踪迹:“是年冬(1863年),作英出游,初至甬(宁波)旋入台(台州),在太平县署当幕僚。”“1872年,蒲作英四十一岁,寓甬江,制《湖山寻梦图》。”“暮冬(1887年),蒲作英与陈桂舟同客明州(宁波)。桂老为蒲华镌刻‘蒲华印’(白文)及‘作英’(朱文)巨章一对。”由此可见,宁波是蒲华绘画生涯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游学之地。

    笔者曾见过另一件蒲华所绘、申如上款的成扇,为山水、书法一字一画,画上题为:“松韵泉音,写欧阳公琴铭大意,为申如仁兄大人正之,丁未六月蒲华。”山水为设色,青山绿水,二高士于古松下席地而坐,高谈阔论。这幅《松韵泉音》落款为丁未六月(1907年),而上述《秋香图》未落创作年份。不过从画风、设色诸元素考察,这两件成扇应为蒲华晚年同一时间所作。

    作为近代风格独立的海派书画大家,蒲华尤擅山水、花鸟及书法。在民间,人们习惯称他为“蒲邋遢”,这个不太中听的“雅号”颇能反映蒲华性格及绘画上的一些特点。蒲华生性直率随意,好酒又好客;反映在绘画上,喜用水,擅用墨,作品往往水墨淋漓,笔墨交融,“仓莽驰骤,脱尽畦畛”。

    “蒲邋遢”的作品看起来有些“肮脏”,不够精细,画作也很少用艳丽的颜色。据说,蒲华使用笔、墨、纸等工具均不太讲究,作画时随性挥洒,逸笔草草。尽管蒲华博采众长,学苏东坡、黄公望、吴镇、倪瓒、陈淳、徐渭、郑板桥、李鱓等,取法高古,但其绘画的精神皈依还是在徐青藤一路,天真自然,潇洒不羁,苍茫浑厚,文气溢于笔墨之间。

    《秋香图》为蒲华不多见的设色花卉佳作。画中佛手与桂花,均为吉祥之物。佛手是“有福之手”,蕴含“好运”之意。而桂花则是“收获与胜利”的象征,古代曾被当作贡品献给皇帝,代表大臣忠贞,亦有中榜者折桂,象征仕途平顺、飞黄腾达之意。佛手的香是冷香,它散发出来的香气是一股股的,桂花的香是热香,它带来的香气是一片一片的。两种花相结合,有福运高照之喜,可见蒲华用意之深。扇面构图较一般作品难,此扇画构图简洁,但画面饱满,佛手在前,桂花在后,一前一后,错落有致。设色上,佛手用淡黄,叶子水墨,有深有浅。桂花叶子设色稍深,层次也较为丰富,树叶形态多变,花蕊用金黄色,特别鲜艳夺目。“花香不在多”,整件作品着墨不多,却能让赏读者感到秋香久远,意味深长。

    扇的背面是蒲华的书法。蒲华的书法造诣毫不逊于绘画。蒲华书法有自己较独特的风格,书风淳厚、凝练、率真、畅达,在章法及行气上沿袭了明清书风的跌宕与变化,书法结体及线质融合了秦汉篆隶,乃至南北朝碑版之形神。尤其是蒲华的行草书,纵横烂漫,豪放不羁,民间有“蒲草”一说。近代书法史,对蒲华书法还没有足够重视。

    此扇面写的是宋米芾诗《吴江垂虹亭作》,为行书作品。米芾既是书法宋四家之一,亦是有名诗人。此诗描写了垂虹亭上所见之江南秋色,并抒写了诗人之怀抱。此诗有米芾书法墨迹《蜀素帖》存世,为米芾38岁所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蒲华选择此诗与佛手、桂花组合,在内容上都与秋景相关。从书风及书写特点考察,蒲华书写这件作品时显得十分用心,节奏较慢,至收尾处渐快,至落款处又放慢速度,由此产生整体上的变化。

    此作吸收了米芾《蜀素帖》的结字特点,字形相对平整,平中见奇,讲究收放、开合、疏密等变化。米芾书法出自“二王”,他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笔法等钻研较深。米芾主张“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他还要求书法创作须在变化中达到统一,“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蒲华这件书法,线条厚实,结构多变,在笔法上已不是单一的行书,而是把篆、隶、楷、行糅合在一起,好比“大杂烩”,但各路之间的经络都被打通,形成了独特的“蒲体”。蒲华的字粗看不美,甚至有些“丑”,但内行人总觉得其字耐看,越品越有味道。

    吴昌硕是蒲华艺术生涯中一位十分重要的知友,蒲华大吴昌硕12岁,两人画风相似。吴昌硕“讶其学识渊博,宏知广识,于书、诗、画无一不精而为之倾倒,敬佩之甚而过从甚密,受益也良多也。”吴昌硕在蒲华墓志铭上题曰:“富于笔墨穷于命”,此言写尽了蒲华的一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