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9月3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接力”是城市文明的最好注脚

    

    

    王学进

    

    好人好事我见得多了,因而也不太容易感动,但27日晨发生在宁波街头的一幕着实让我感动。

    这是一次真正的“爱心接力”。27日早高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正步履蹒跚地路经海曙区通途西路长乐路口,于是出现了第一棒爱心接力:几排车辆在斑马线前耐心让行,绿灯亮起,眼见老人还在路中间,车主们依然在等;第二棒接上了,海曙交警指挥中心在调取该路口的公共视频时,发现了这一幕,在后台特意延长绿灯时间,以方便老人能一次性安全通过;此时,第三棒接上了,当时突降大雨,一位女司机赶紧从车的后备厢拿出雨伞跑去送给老人,这位女司机是宁波海曙外国语学校的章超群老师;最后一棒是这样的,考虑到老人独自过马路隐患重重,也可能稍晚些时候还会折返,指挥中心立即通知在该区域的巡逻铁骑留心关注,嘱咐若发现这位老人还要过马路时,及时提供帮助。果然,3小时后,老人又一次颤颤巍巍地出现在路口,在附近巡逻的铁骑队员崔彬立即上前搀扶,并通知指挥中心再次控制南北绿灯时间,慢慢扶着老人由北往南安全通过路口。

    点赞是必须的,但我不想再点赞了,因为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已经点赞过了。我只想从宁波正在参评文明城市的维度评论几句。自全国开展文明城市评比以来,宁波已经实现了五连冠,现正在向第六冠冲刺。文明城市评比有很多指标和系数,包括硬件和软件,标准很高,但不管怎样,在我看来,市民的文明素质、道德修为和文明习惯,应该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全体市民成为遵纪守法、充满爱心、彬彬有礼的文明人,他们居住的城市一定是文明的,也一定符合文明城市的参评标准。

    参与这幕“爱心接力”的市民来自各个阶层,有交警,有教师,还有等候在车里的各色人等,说他们是宁波市民的代表应该不错。结合他们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这几点:

    一是规矩意识。正是早高峰时段,上班族正赶着去单位上班,在路口正巧碰上这特殊的一幕,众多司机无一抢行,在斑马线前耐心等候,即便绿灯亮起,仍然原地不动,可见司机们的交通观念十分牢靠,遵守交通法规早已成了习惯。

    二是爱心满满。以章超群老师为代表,送伞这样的举动看似平凡,却饱含着章老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爱之情。送伞过程中有一个细节特别能看出章老师的爱心,当她把伞递到老人手中时,专门叮嘱不要还了。这种来自普通人的关怀体贴,令人感佩。

    三是岗位意识。海曙区的交警是好样的。全区不知道有多少路口,加上又是上班早高峰,但在指挥中心值班的交警,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幕,随机做出了红绿灯调整,并且预判:老人有可能再度折返,当即通知该区域的巡逻铁骑,这才有了最后一棒爱心接力。

    这感人的一幕,犹如一道考题,检测出了宁波市民的文明素质。这些来自不同阶层的市民,用他们看似平常实则不平凡的举动,阐释了什么叫规矩、什么叫爱心、什么叫爱岗敬业。由这样一群可爱的市民守护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一定是文明的,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