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我们的节日·春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2月0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灯 马灯 车子灯


牛来了

李羡唐 绘

    农历年三十,夕阳西下,暮色四合。今年最后的一弯明月还未出山。浓浓的年味至此织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家家户户燃起灯烛,守岁的礼节温馨祥和。忽闻炮仗三响,鼓乐喧天。门里厢大阿伯说:咱村新做的一班龙灯今晚出会,从祠堂出来到庙里拜年去。

    我要嫂嫂、姐姐们一道去看龙灯。大阿伯说:新做的龙,油漆描出的龙鳞很有光彩,还缀有大大小小用铅皮磨亮后做成的反光珠子,恐怕晚上你们看到会惊吓,还是远一些地方站着望一望吧。

    我们奔到大明堂门口台阶上等候。敲场(锣鼓组队)“锵锵清脆、锵锵清脆”的声音,隐隐约约从百步之外的庙山脚下大路上传来。半空中来了六盏灯笼,发着曙红的光芒。灯光映出了一条大龙。

    大龙摇头摆尾游在半空,往庙大门方向曲曲弯弯地游去。我们惊讶得不敢出声。在场的一位邻居说:龙腹下的十一个擎龙人穿的都是黑黑灰灰的旧衣裳,正好与天地同一色,让我们望不清楚。边上六个用竹竿高挑灯笼的人,也穿旧衣。让我们也望不见。太奇妙了,此龙应是天上有,何以下凡到人间!

    不知是哪一位高手利用天时、地利、灯影,营造出如此艺术奇观?令人叹为观止。或是无意间的自然巧合,恰让我记住了——夜空中观龙灯,最最稀奇。

    正月初三上午,红日当空。喇叭声中来了一班五彩缤纷的“马灯”。这是邻村很有名气的马灯队。我村由一位高个子叔叔提着“导叉”去迎接。导叉就是一根八尺长的红木杆,杆子顶上装副铜钹。只要一提杆子,顶上的铜钹就会开合,发出“哐啷、哐啷”的乐声,让村民听得见看得见:哦,要在这里停下来演出一番了。

    马灯队停在大明堂偌大的石板院子里,五匹马各为红、黄、绿、白、黑。今年马上骑的,是“三国”故事里的五个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孙尚香(记得去年扮的是“杨家将”)。

    惊奇这五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的扮相与戏文演的一个样,盔甲、锦衣闪闪发光。虽然这些马都是竹丝为骨、色布为皮毛,饰以麻线打蜡为鬃毛的演艺玩具马,但正好与小演员的年纪相协调。

    他们按敲场节拍摆开阵势,准备驰骋激战。

    马灯的敲场——一副锣架装三面小锣、一面大锣。另有一人敲钹、一人敲钛锣。这六件金属器乐音色各异,敲法分为开音、扪音、擦边音、滚音、颤音等技巧。敲击的声音好似一个人在表演口技,非常耐听。

    此时进入跑马。板式换作激烈催人的格调。小演员们也不含糊,他们是农家孩子,平日里东奔西跑练出了腿脚。此时骑在马上(马分对半。前半只挂在孩子腹前,后半只挂在后股。穿上戏装、披上披风,看去就是骑在马上了)威风凛凛,大有万夫不当之勇。

    “锵锵锵、锵锵锵、锵脆锵锵、锵昌锵锵、锵脆锵昌得脆锵,脆脆清脆清脆锵……”一气呵成。鸣鼓收兵。再换板式,作修整蹓马,原地踏舞步。丝竹起,男高音独唱马灯调。马灯调的风格是:高亢,欢乐,尾音悠扬,乡土气重。

    看马灯好像看京剧,有阳光就是舞台灯光,演出更加锦绣,稍近些观看更佳。

    正月初七,天气温和、多云。东边山岭古道上来了一班车子灯。大人在议论:这是镇海那边村庄制作并演出的比较稀罕的灯。成本放得高,制作功夫下得狠。扛着满是珠翠的两顶花轿,过山越岭不容易。多少年才能来一回的。

    导叉叔叔选定了溪边晒场作为演出点。精致典雅的鼓乐,旌旗飘荡的阵容,让几乎全村的阿婶、阿婆出了家门,将宽旷平整的晒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都说难得一看哦。我是眼睛碧绿,站在最前面。从来没看到过什么是车子灯。

    两顶花轿从顶到脚缀满了珠子串成的龙、凤、花、鸟和流苏、彩球、小响铃。中间开头门,各坐一位古装女子:高鬓盘云、珠钗斜贴,黛眉秀目,春风满面地娴静无言。

    我发现,花轿下脚的两边遮盖着两块画着大车轮的布。哦,这不是轿,乃是车,难怪叫作车子灯。拉车的马匹俱在观众的想象中。车轮布随着香车移动一掀一掀的,时有看到一双大脚在踏步。

    原来古装女子是男演员化妆扮演的,前胸以下的绣衣、红裙、裙下半露的绣花鞋双足都是假的。

    粗粗一望还真让瞒过了。估计里面这个演员站着踏步,两手反挈内部的两只把手,真够累的。

    他们随着乐曲,自转、对穿、跑圆场。当跑到晒场角里的几株蜡梅树下,镜头最美,似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

    男声独唱“五更调”——一更拉格里,月儿正弯弯。想起了,我夫君,从军到边关。金戈铁马、风霜雨雪,梅开三度人未呀还……这壮烈的词句我平日在嫂嫂们唱五更调时也听到过,用在眼前香车宝马佳人游春的静好景色中,不知有何含义?

    还好,斜刺里窜出两个戴面具的人——一个大圆脸叫“大头和尚”,另一个瓜子脸叫“柳翠”。他们好像互不相识。“大圆脸”拿把草扇,乐不可支;“瓜子脸”捞条丝巾,徘徊在香车周围,各自舞蹈搞笑。

    看来看去总觉得还是龙灯和马灯赞!上天入地,欢乐开心。

    唉,转眼间七十多年过去,而少时一幕幕过年场景,仍历历在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