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峰 “政协常委不是一种荣誉称号,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职务,而是一种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 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协十五届二十次常委会会议上,来自民革界别的政协常委袁建树在述职时说,“去年,我参加市政协各种会议16次,参加届别、联委会及小组活动8次,撰写4条提案,反映社情民意1次。”一组数据“画出”了袁建树去年的履职“轨迹”。 常委讲得动情,大家听得认真。在当天的市政协常委会会议上,陈海英、谭维定、袁建树3位常委上台述职。 3位常委在讲述如何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主体意识、界别担当,深化思想认识之外,还结合自己的工作,回顾如何更好地凝聚共识、建言资政。 来自经济一组的谭维定常委,是8718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机构负责人。“不调研不建言。多走访多调研,力争使提案协商建言更为精准有效。”他说。针对企业负责人反映政策与诉求适配度不够的问题,他提出了“加快健全企业家参与政策全生命周期长效机制”的建议。去年,他和徐立勋常委筹建“帮企一把”委员工作室,搭建企情监测平台,围绕企业的政策障碍、经营负担、审批堵点、要素制约、成长诉求、潜在问题等,组建工作专班,编制《宁波企情》。 “这几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一直是家庭和社会的痛点,也是学校和政府的难点。本人连续几年提出相关提案,在2020年的全会上又提交‘关于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建设的建议’。这项工作得到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加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成为市政协委员月谈会主题。”袁建树说,“建言资政离不开群众的声音和患者的愿望,离不开本职工作的现实情况和实际思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一个社情的有心人、民意的知心者。” 作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的常委,陈海英提交了《关于推行性侵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取证保护机制的建议》《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慈善组织参与重大公共事件的建议》等提案,一直为弱势群体发声,助力中心服务大局。 “界别群众看委员,委员看常委”,常委会组成人员是政协工作中的“关键少数”。“常委要比委员多一分责任、多一点担当、多一些要求,举行市政协常委述职活动,既是常委对一年履职的总结,也是一次常委之间的交流,相互对标,共同提高。”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