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笔者所接触的“盲盒”,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盲盒”。因为我所购买的是某知名出版社推出的“书籍盲盒”。除了知道盒内是该社近期出版新书的一个随机组合,至于盒子里有几本书?书名是什么?作者是谁?我一概不知。拆开盲盒发现,除了其中一本重复买了,其余皆好,算得上价格合理,质量上乘。 通俗意义上的盲盒,是指玩具人偶类的商品。盲盒,顾名思义,就是你在购买和打开盒子之前,根本不知道里面装的是哪一系列的哪一款玩具。这便使盲盒产品在创造之初,就被人为附加了“稀有的”“未公开的”“隐藏的”等便于市场炒作的属性。 那么,当下商家们美其名曰的“盲盒文化”,真有文化内涵吗?就以笔者前面提到的那个书籍盲盒为例。不可否认,书籍盲盒有它的文化含量,但其文化质地并不体现于外面那个盒子,而是盒内的书——书籍才是真正的文化载体,且是传统、公认的文化载体。所以玩具类盲盒是否具有文化元素,不可一概而论,应视盒中物件而定。 当然,盲盒文化中所谓的文化,另有深意。首先,“文化”一词在指定的商业环境下,势必包括“盲盒”这一特殊商品的出卖方式。盲盒出卖初始是从日本传入的。一些便利店推出了可爱的小玩具、小模型,它们大都价格不高,可供顾客随手消费。商家如此,本意是希望给买家一些小惊喜:反正是附加性质的东西,你喜欢也可以,不喜欢也无妨,聊博客人一笑罢了。据说当时这种盲盒一出来,反响就很不错。买家们觉得此类带有促销意味的小玩意儿还蛮新颖的。此类“新颖”手法追根溯源,其实也是前人“玩”过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一些城市的个体小卖部里就曾有不少装有膨化食品的零食包出卖。这种零食包打开来,里面有个孩子们喜爱的小玩具。孩子们买零食时,事先不知道是什么玩具,要是发现重复了,可以和小伙伴们交换,这是一种童稚的乐趣。现在的盲盒,与当初附赠小玩具的零食包相比,在销售思路上存在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盲盒更为强烈地诱发着人性当中永恒的好奇心。这也是当商家们乐此不疲地推出各类盲盒时,顾客趋之若鹜的原因。与其说顾客非常渴望集齐系列盲盒中的全套玩具,不如说他们更加享受那个从未知到已知的拆盒过程——未知的东西总是极具诱惑力的。其次,“盲盒文化”中的“文化”,我以为还包括了商家强行赋予的“潮流玩具”这一概念,目的是强调它的流行性。一旦某类商品流行起来,你若没有参与其间,你就很难被称为“时尚人士”“潮流人物”,而这恰恰是那些自诩一直紧跟潮流的人士所不愿接受的。 偶尔买一个小盲盒,玩一下,无伤大雅。但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就会因认不清商家隐藏在“盲盒文化”背后的伎俩,而成为冤大头。笔者不妨再打一个比方:年节临近,有店铺推出“福袋”销售。笔者买过一个。商家当时只告诉我,这是个文具福袋,里面具体是什么文具,不知道。同时,商家还保证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各种文具的价格总和不会低于顾客购买福袋的实际价格”。这说明这些文化产品是合乎市场诚信和公平交易原则的。然而当下愈演愈烈的“盲盒文化”,则大多为溢价出售。加上人为炒作,在盲盒中比较稀缺的款式,价格更是水涨船高(其实稀缺不稀缺,还不是由厂家的生产数量决定)。据说在上海的一个手办模型展览会上,展品的价格于数月内翻了三十倍。此外,更有“买家花费几十万元收集盲盒”的新闻现诸报端。有意思的是,那些欲罢不能,疯狂购买盲盒的客户并不是想象中的无知孩童或鲁莽少年,而是大量成熟理性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成年人。所谓“好奇害死猫”,就像《圣经》中罗德之妻因抵不住好奇心的牵引,回头张望,结果变成了盐柱一样。商家从某种角度而言,倒也深谙人性。他们正是利用了此点,才以消费主义的套路,轻而易举赚取高额利润。 “盲”是什么意思?盲就是瞎,你花钱买东西,却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而仅仅以一种瞽人摸象般的举动去进行消费,那么最后,这份不确定性带来的真的仅仅是惊喜吗?我以为,还有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