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华(1876-1930),一号茫父,又号莲花庵主,贵阳人,近代著名学者及书画家,曾任北京女子大学校长。 |
|
姚华书画作品(方向前供图) |
“莲娇试晓,梅瘦破春,凉骨时将粉饰。草色拖裙,烟光染鬓,吟思又接愁边。”此为姚茫父所书篆书龙门长联,书作集宋词家史达祖《梅溪词》《玉簟凉》《兰陵王》《夜行船》《玉蝴蝶》中句,文字优美,意韵深远;书法行气贯通,跌宕多姿,整体谐和,内容与书法完美结合,体现了姚氏深厚的文学修养与书艺水平。 此龙门对,作者以大篆书之。大篆为篆书的一种,常见的有金文、石鼓文等,其特点是线条粗壮圆浑,结体自由多变,章法讲究变化。与小篆相比,大篆更能表达书家的笔墨个性及意趣情感。在近代书画家中,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写的大篆,都有极高造诣,在甬籍书家中,马衡、赵叔孺的篆书也有较大影响。 姚茫父对商周器物铭文、秦代刻字、汉代碑额印玺,均有涉猎,其篆书最后形成了浑朴自然的个人风貌。启功为《姚茫父书画集》题写书名,在落款上恭恭敬敬写上“启功敬题”四字,可见他对茫父先生的敬佩。透过《姚茫父书画集》中收入的篆书作品,如临金文《国差甔》《守敦》《丰姞敦》《史颂敦》等,可以发现姚茫父钟情于各种趣味的金文大篆,他的篆书线条朴拙,行笔顿挫有致,结体奇崛,墨色枯润交织,字形大小倚侧错落。当时学篆者大都追随李斯、李阳冰之法,而姚氏遵从自己的内心和艺术个性,他的篆书具有多变、随意、古朴的风貌。 这件《莲娇草色》篆联,取意于金文、石鼓,用笔迟涩,藏头护尾,行笔既轻松又有变化,线条提按明显,作品含蓄、内敛、灵动,具郁郁之气。墨法上,此作善用飞白、枯笔,行笔随意,墨色自然。姚氏把中国画的“墨分五色”运用到书法中,浓、淡、枯、燥、润,随机生发,枯笔处如万岁枯藤,滋润处犹春机勃发。明董其昌认为,墨,字之血也,墨色的好坏对线条质感乃至作品神气,至关重要。 说姚茫父篆书,不得不提及另一位重要书家——晚清书坛大家莫友芝。莫友芝(1811-1871),为姚茫父同乡,书法四体皆精,篆书尤佳。沙孟海认为,莫友芝是学邓石如篆书最好的一位,赵之谦、吴熙载次之。莫友芝继承了邓石如喜用长锋羊毫,浓墨悬腕作书的习惯,行笔舒徐,一波三折,结体上紧下松,风格高古。这些特点,在姚茫父篆书中也有体现。 除篆书外,姚茫父也擅隶、楷、行、草;五体中,笔者认为他的楷书写得最好。这种碑帖融合的楷书,字形厚重,结构紧密,颜楷与魏碑结合。同时,上下笔画间加入了一些行书笔意,字形活泼而不失稳重。结体上,变化多端,有颜字的内松外紧,亦有欧字的内紧外松,整体做到变化统一。据说,姚茫父早年就倾心于颜体,曾临写《麻姑仙坛记》千余遍。《麻姑仙坛记》是颜楷代表作,书法苍劲古朴,遒峻紧结,骨力挺拔,具篆籀笔意,字形上具端庄、憨厚之态。姚氏的篆书想必也受到颜《麻》帖影响,无论是篆籀笔意,还是《麻》帖中的丰筋特点、古拙之意,书体之间均有互相渗透。姚氏自己也认为:“颜书是学人中枢,学颜则四通八达皆可适也。” 收入作品集的《袁尹庾公》十一言联,是姚茫父楷书代表之作。这件作品以颜楷、魏碑为根基,看似有民国郑孝胥楷书的影子。郑孝胥年长姚氏十六岁,两人是否有过交集,不得而知。郑孝胥是民国重要书家,在书史上的地位要高于姚华,但笔者却认为姚氏的艺术水准要高于郑氏。郑孝胥楷书也有自己的个人面目,结体内敛,字形偏长,布置上字的大小较为均整,但笔法、线条、章法墨色变化较少。而姚茫父楷书,就以这幅《袁尹庾公》联为例,笔画起收顿挫丰富,如“袁”字的横画起、收笔较重,捺笔由捺变为长点,其收笔亦重按,这些笔法加强了线条的节奏与变化。另外,姚氏楷书线条粗细、长短对比特别明显,如“酒”字,右部的“酉”,笔画左细右粗,横细竖粗;又如“范”字,上轻下重,下部是左右结构,左边笔画渗入些许行书笔法,右部“乚”加粗,左轻右重,整个字的结构显得稳重厚实。这些构字法,总体受颜字影响十分明显,而书写中线条笔力厚重,方折顿挫丰富,则是取法于魏碑。 “作书如大匠营造殿堂,以欧、颜为梁柱,六朝象赞为砖瓦,晋人行草为门窗帘幕,《石门颂》为匾额,高起高落,内敛郁郁之气,得金文倒薤法,笔先顿而后曳,方圆照映,笔情刀味如名流高座,意气摄人……”这是刘海粟对姚氏书法的评价,从书法的形质到精神内涵,都给予了极高的肯定。 姚茫父是一位艺术通才,除了书法,他还精通戏曲、诗词、绘画、碑版、古器、考据、音韵等等,他自己认为,诗第一,书第二,画第三。姚茫父对戏曲理论颇有造诣,当时京城戏曲界大家梅兰芳、王瑶卿、程砚秋均拜他为师。姚氏最早以诗人之名闯入文坛,徐志摩、叶恭绰等诗坛大咖对其赞赏有加。而在当时京城绘画界,姚茫父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鲁迅、郑振铎等评价他是民国初有代表性的、有创造性的画家。刘海粟曾说过:“近百年间京都画师夥颐,推及抗战前大家,必曰陈师曾、姚茫父、王梦白、齐白石。”如今,除齐石白、陈师曾外,姚茫父、王梦白两人已很少被人提及,他们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中也成为冷门。今天,我们需要挖掘和宣传这些被埋没的前辈文化大家及其遗产,共同繁荣祖国的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