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体育事业发展始终高度重视,先后作出16次重要指示批示,内容涉及体育强省建设、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改革等方方面面,为我省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必须深刻地领会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尤其是要善于把握其中所体现的鲜明的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改革导向,以此作为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推动我市体育特别是全民健身工作新发展。 坚持目标导向,把握正确方向 早在2003年底,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了“建设体育强省”的目标。2005年7月29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正式提出建设“四个强省”,“体育强省”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省、市体育部门按照习近平同志要求,积极开展体育创强工作。2006年开始启动省级体育强县(市、区)和体育强镇(乡)创建活动,截至2017年底,我市已实现体育强县(市、区)和体育强镇(乡)创建全覆盖;2012年3月浙江省体育局又部署开展浙江省体育强市创建活动,我市首批申报创建并获高分;2019年7月启动体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目前我市首批有3个区申报创建。 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善于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明确工作定位,提出符合实际的阶段性和长远发展目标。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体育强省行动纲要》,吹响了“争创体育现代化先行省”的号角。对此,我市要积极跟进响应,以争先进位、当好模范生的要求对标对表,把推进体育现代化、高水平建设体育强市作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确保我市体育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全民健身工作要着眼于构建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全民健身服务惠民的先行区、示范区。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明确指出,建设体育强省,要以发展群众体育为基础,要把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作为全部体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把全民健身作为基础工程。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在审议体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体育发展规划纲要时,指出人均体育场地1平方米以上太少,应该增加到1.5平方米。长期以来,体育领域存在重竞技轻群体、竞技体育强而群众体育弱的问题,尤其是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早在十几年前,习近平同志就提出要重视发展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提出要建设更多的体育健身设施,充分体现了思考问题的前瞻性。近年来,我市的全民健身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体育场地设施明显改善。截至2019年底,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了2.43平方米,但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与此同时,随着健身活动的普及,科学健身指导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尤其是要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补短板。就我市全民健身工作而言,一是要继续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当前,要抓紧组织编制“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整体解决方案,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增加和改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供给;二是要根据新的发展阶段特点,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在加强健身指导方面花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功夫,普及健身知识和技能,推进体医融合。 坚持改革导向,明确发展路径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对体育改革特别是体育体制改革多次提出明确要求。2003年7月18日,习近平同志到浙江省体育局调研时提出:浙江体育体制改革具备有利条件,今后推动的力度要大一点,迈出的步伐要大一点,争取在全国处于一个领先的水平,在某些领域率先进步、率先探索。从近些年实践看,我市尽管在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力量办体育等领域进行了改革,但总的来说,改革的步子不大,成效不明显。 坚持改革导向,就是要加快体育和全民健身领域的改革,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公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一方面要深化机构改革,努力做到有机构管事,有人干事,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府不能缺位,要借鉴推广天台等地实行的体育委员制度,着力破解管理力量不足难题。同时要善于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快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步伐,在法规和政策层面鼓励、支持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参与场馆管理运营;着力推动体育社团组织的改革,提高体育社会力量承接原由政府承担的管理职责的能力,使之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赛事举办、健身指导、体育文化传播等方面有更大作为;改革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强化约束、激励和保障机制,使之在全民健身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为市体育局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