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钢 海曙区石碶街道东杨村有一座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露天旱厕一直没有改造,村里的外来人口由于房间内没有卫生间,直接在这里方便,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的生活。但该村党支部负责人一直以资金不足和没有必要为由,不着手进行整治。媒体将此事曝光后,当地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露天旱厕会改建成现代厕所,工程争取在9月上旬完成(8月18日《宁波晚报》)。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全域旅游热的不断兴起,城里人越来越喜欢感受乡村自然、美丽的风景。但人们在体验乡村美景的同时,却有个绕不过去的尴尬,即如厕难。像东杨村那个臭气熏天的旱厕,连本村村民都难以忍受,更不要说来乡村游的城里人了。 农村厕所改造问题已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必须跨过的一道坎。乡村的决策者们,遇到具体问题不能捏着鼻子绕道走,抱着眼不见为净的心态,不闻不问,心安理得。 在不少乡村,道路交通、旅游景点、民宿的建设快步走在了前面,“面子”做得很漂亮,而厕所的建设落在了后面,“里子”成了不折不扣的瓶颈。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从来就不是小问题。尤其是在乡村,厕所的硬件不够完善,软件的差距更大。在人们的印象中,乡村厕所要么少之又少,要么脏乱差。要在当地找厕所,基本上不是靠眼睛看,而是靠鼻子闻,哪里的味道大了,厕所就不远了。这样落后的状态,非改一改不可。提高乡村文明水平,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须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花大力气提高如厕标准,改变落后的如厕理念。 厕所革命事关重大,绝不是小题大做,更不是权宜之计。诚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所指出的:“厕所问题不仅关系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关系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农村公厕水平,不仅体现厕所文明新风尚,更是适应本地村民和外地游客需要,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一定要有紧迫感。 当然,农村公厕要建好改造好更要管好,应该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着眼,建立长效机制,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予以规范化管理,从而让厕所革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