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持续深化“三块地”改革 激活农村“沉睡的资产”

    

    

    唐秀华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城乡发展差距特别是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成为宁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一块短板。制约宁波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土地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上的二元结构尚未根本破除,农村宅基地、耕地、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流通变现机制没有建立。当前,国家、省、市对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为我市农村土地市场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根本遵循。宁波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过程中,要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征收、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三块地”市场化改革试点,激活农村“沉睡的资产”,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近些年来,宁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突破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全市完成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三权分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承包地合同签订率达99.4%,5个区县(市)开展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市土地流转率达69.8%,居全省第一。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稳慎推进,象山县列入第四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和新一轮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步推进,开创了土地二级市场交易的“宁波模式”。也要看到,随着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农村土地改革各种深层次困难和挑战不断凸显,如在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方面,象山县发挥“探路者”作用,做法经验获得国家和省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但是县级试点拓展到全市域范围内试点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有的是法律层面的制约,中央明确未列入全国试点的不得擅自拓展这项改革,在深化改革上存在法律法规顾虑;有的是实施层面的制约,村集体对宅基地回购、统一规划利用等均需要一定的支持条件,在激活利用中存在不少制约。下一步,我市要牢牢把握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共同富裕的大方向,持续深化农村“三块地”市场化改革试点,激活农村“沉睡的资产”,进一步畅通资源向资产流通的渠道,促进城乡之间资源要素有效对接、合理流动。

    一是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以象山县推进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龙头,积极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践探索,努力形成一套成熟严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打开宅基地资源、资产、资本的转化通道,为全市梯度推进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办法。在防范风险、权属清晰和保证农民有稳定住所的前提下,稳妥探索农房抵押贷款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在符合必要条件前提下,赋予农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功能。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完善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本等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及闲置农房发展民宿等乡村产业项目。结合全市国土空间整治工作,深化推进农村宅基地综合整治,盘活闲置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是持续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适时出台我市实施办法。建立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促进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深化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效盘活农村存量经营性建设用地。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调整征地片区综合地价最低保护标准,制定公共利益征地相关制度。

    三是持续深化农村耕地经营权等改革。进一步推广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扩面提质,探索承包地经营权在公开市场流转机制,探索土地合作社等承包地经营权入股形式。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完善定价机制、提高补偿标准。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公益用地认定机制,动态调整征地片区综合地价最低保护标准。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2025年全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10%。深化集体林权确权登记颁证改革,健全林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推进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林权及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抵押贷款。

    (作者单位:市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研究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