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巷 沉思的人,会在山水间看见自己。 知道熊召政是今年十月,浙江省第七届书展中的一项重量级活动是天一阁论坛,预告说茅盾文学奖得主、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作者熊召政将来宁波,主讲《衣冠南渡与江南读书人》。这选题本身就很有书卷气,且很有诗意还富有哲理。遗憾的是,熊召政因故最终没来宁波,不过,细心的主办方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熊召政的著作,其中就有《山自在,水如来》。 打开书本,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过后,冬天第一个节气立冬来临前夕。初看,以为《山自在,水如来》是一本写山水的游记散文;细品,发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度思考。作者与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私语,阅读生活、感知人生。 “坐在依旧的青山上,看看欲坠的夕阳,有人认为这是沉沦,有人则认为这是进入了人生最高的境界。”作者在第一辑中如此说。我想,前面的“有人”多是平庸之辈,而后面的“有人”多为超脱之人,熊召政无疑是后面这种了。在首篇《生命的困惑》中,作者从在日本访学的朋友来信,谈到郁达夫的《沉沦》,认为,“人类中的智者,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速溶咖啡式的,力争百分之百地融入社会,使社会有滋有味;一类是石头式的,目的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持一个完整的自我。”这其实是两种生活态度:一种是入世的,一种是出世的。社会对速溶咖啡式的智者众星捧月,对石头式的智者则惺惺相惜——在很小的范围内相濡以沫…… 如果说第一辑多作者生活感悟,那么第二辑则处于一种融山入水、物我相忘的境界中。在作者看来,红为热烈、绿为雄壮、白为雅洁,而灰所蕴含的则是至深至浓的宁静了。关于宁静,作者说,“静生定,定生慧”,而“一个有智慧的人,生活才有品位”。《青山自在红》应是点题作品。作者从武汉到南昌,途经江西云居山,但见“稻垛在田,一派静谧,红叶在山,灿然可爱”,作者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游览了心心念念的真如寺。经历了一番“妄”“执”以及“愉快不愉快”“失落不失落”的纠结后,作者留诗一首,“久慕云居地,相逢暮色中。禅枝惊宿鸟,石涧听幽钟。老树惊心绿,青山自在红。赵州关已闭,寂寞望虚公。” 《在鹿回头看海》《饮一口汨罗江》《中国士大夫的山林之趣》《烟花三月下扬州》《桃花潭记》,皆为山水文章,而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龙井问茶》。有“半城湖水半城山”美誉的绿茶之都杭州,半城的山参参差差,每座山上都是丛丛簇簇的绿茶。某年春天,作者访茶到了杭州翁家山,在“龙井问茶”感受龙井“一闻二品三观”以及“一旗两枪”,还有“一杯复一杯,一问复一问”。从来佳茗似佳人,作者陶醉于山水间。 熊召政每到一地,都会写下随笔,反思当地的文化,更反思自己。这行走山水的过程,其实更是思考生命、升华人生的过程。跟随熊召政的妙笔,我“来到”很多地方。如果说第一辑带着柴米油盐的香味,第二辑寓意诗和远方,第三辑则是一种至高人生境界,透露着人与自然相契的虚静与灵动。在《廊桥何处不遗梦》中,作者从风靡世界的《廊桥遗梦》,联想到“中年人最懂得感情,可是未必能够享受到真正的丰富而又炽烈的爱情”,继而思考“中年人扮演着众多角色,这众多角色毫无共同之处,但必须把每一种角色都演好,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就有可能引发矛盾带来的更多的痛苦”。作者感叹“廊桥遗梦终难觅,独向溪山看晚晴”。 有时候山是同样的山,水是同样的水,但看的人不一样,于是山和水就有了不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景致。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意即“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掩卷之际,我眼前浮现几个人:一个是有“诗佛”之称的唐朝诗人王维,他以心照水、用水衬心,作品充满牧歌情调,更彰显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另一个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传世的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作品透露着仁者的处事深远和智者的豁达胸襟;还有一个是诗僧仓央嘉措,他的《见与不见》感动了多少人:“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山自在,水如来”,本身就是一种至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