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行走基层·美丽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3月1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海娃之家”

给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的温暖


“海娃”游古城活动现场。
(许天长 摄)

    

    

    

    

    

    

    

    记者 孙肖         

    

    北仑区郭巨街道位于宁波的最东角,三面环海。这里生活着一群孩子,或留守,或家境困难,因为他们都生活在海边,所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海娃”,在这里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海娃之家”。

    3月5日一大早,东港社区社工周燕就带着“儿子”凯凯来参加“海娃之家”发起的“海娃喊你游古城”系列活动,体验马灯舞、活字印刷等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这个送给你!”活动后,凯凯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印有“妈妈,您辛苦了,节日快乐!”的创意作品作为三八节礼物送到了周燕的手上。周燕一把抱起凯凯,高兴地向众人展示:“这是我儿子送我的三八节礼物!”

    原来,周燕和凯凯结对一年半来,一直负责凯凯的学业和功课。据了解,目前在郭巨街道东港社区,一批社工成了留守儿童的“海爸”“海妈”,像凯凯这样有“海妈”的“海娃”还有不少。

    今年6岁的好好是当地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父母自她小时便外出打工,她由年迈的外公外婆照顾。外公因患重疾,外婆照顾力不从心,社区党员姚丹君知道情况后就成了她的“海妈”,除了带她周末参与各类活动外,还承担起部分陪其外公看病的重任。

    据了解,随着经济的发展,郭巨农村不少家庭夫妻双双远离家乡,外出打工、经商,而他们的孩子留守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代养。“海娃”们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再加上一些家庭存在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不好等情况,生理和心理存在一些问题。

    “‘海娃’们包括两个群体: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这两个群体往往是相互交叉叠加的。”郭巨街道妇联主席张芬娜介绍,多年来,郭巨街道帮扶一直立足个体和群体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服务工作。据统计,整个郭巨街道有300多名留守儿童、近30名困境儿童。“其中,有18个特别需要关注的‘海娃’,他们都有专门结对的‘海爸’或‘海妈’。”张芬娜说。

    “凯凯的母亲已经过世了,孩子不太爱说话。”凯凯奶奶告诉记者,2020年9月,凯凯上一年级,“海娃之家”送来了一张书桌,还送来了一个“妈妈”。“周燕来了后,孩子人也开朗了,和我的话也多起来了。”凯凯的奶奶回忆。为帮助凯凯,周燕经常与他谈心,辅导他写作业,周末还带他参加各类“海娃之家”的活动。在周燕的努力下,凯凯渐渐打开了心扉,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只要‘海娃之家’在,我孙子的脸上就不会缺笑容!每次‘海娃之家’有活动,他都会让我们帮他报名。”凯凯的奶奶告诉记者。

    “社区的关爱和帮助不能缺位。”东港社区党委书记王英介绍,社区始终关注着这个群体。2017年4月,“海娃之家”最先在东港社区成立。为了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进来,2018年9月,“海娃之家”和周边8家基层党组织建立起公益党建联盟,共同打造了一个成长指导、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的多元平台。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一起对“海娃”们开始精准帮扶。

    “‘海爸’‘海妈’不能光结对、挂个名字,要真正对孩子付出真心和精力。”“海娃之家”的负责人郑杨芳告诉记者,“海爸”“海妈”都有相对量化的基本标准,比如每周要和孩子联系交流,定期辅导作业,每月与孩子的托管人联系一次,每学期制订一份帮扶孩子的计划,并定期报告工作的进展情况等。“这些孩子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我们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一些关爱,看着他们闹,看着他们笑,看着他们学业进步,我们也很欣慰和快乐。”“海妈”周燕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