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惟是诗书教子,莫如勤俭持家

——读吴克敬散文集《家风的力量》

    

    

    

    

    

    

    糯米味           

    

    父亲手中的毛笔字,母亲送出的一筐筐鲜枣,严父慈母的潜移默化,乡党口耳相传的感念故事,衣食住行无声的教诲,柴米油盐蒸腾的烟火……这是生活,更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吴克敬的家风。

    陕西评论家归纳为“吴克敬现象”,赞其文学创作如“井喷”——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文学奖、柳青文学奖等全国性大奖,《拉手手》等四部作品改编、拍摄成电影,《初婚》改编成电视剧在全国热播。这就是吴克敬,在陕西这块大家云集的土地上很有影响力的平民作家。

    “温煦的家风啊,是人们最真切的偎依”,在自序《沐浴家风》中,吴克敬给予家风很高的赞誉,“良好的家风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

    全书分五部分,分别讲述什么是家风、家风孕育之美、家风教化之用、家风革新之变、家风传承之道。既告诉读者家风是什么,如何养成,又和读者一起分析家风的重要作用,家风如何与时俱进,最终落脚于怎样让家风发挥重要作用。

    什么是家风?吴克敬从家教、家道两方面深入浅出解读,有理念,更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切身体会。在家教中,吴克敬从安徽桐城六尺巷破题,认为“家教在一个家里,就是这么没理而有理,无用而有用”。在家道中,吴克敬认为,“一个家庭的家道,是不论贫富的,家道好,贫也不会被人嫌弃;家道不好,富也难得受人尊敬”。孔子应该是倡导家风第一人,众弟子记录了他说过的话,编辑成《论语》,可以说是家风的集大成者。吴克敬结合自己在秦岭深处的工作室、木匠作坊的感受指出,“良好的家风,如风一样,给人以滋养”。关于家教、家道、家风三者关系,吴克敬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家教是一种内修,家道是一种外修,家风则是内外兼修。真正的家风是有温度的,弥漫着日常烟火气息。于是,吴克敬在《不讲理的家》中提出,“家不讲理,家里只讲爱”,因为“家风,是每时每刻的温情”。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韩城采风时,“志欲光前,惟是诗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持家”的家训,让吴克敬爱不释手。

    家风如何孕育?在吴克敬看来,家风有其一以贯之的传统,不会凭空而来,不会平地而起,得经历一个长长的历史过程,慢慢积累,逐步取舍,然后总结得来。吴克敬的父亲离开他虽已47年,但他时时感觉得到父亲的眼睛望着自己,时刻都没有偏离。吴克敬深深地感恩母亲的养育,他在《舌苔上的母亲》一文中说,“没有母亲不希望儿女出息的”;他在《母亲的炊烟》中感叹,“回来吧炊烟,往日母亲的炊烟”。对吴克敬来说,父母对爷爷奶奶的感恩深深影响着他。比如《跪草》中写道,吴克敬的父亲每年过生日时,都以跪草的方式,感念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常言道,“身教胜于言教”,正如吴克敬所言,“父母是孩子的终生老师”,于是他坚持四十多载,在自己生日这一天,于书房里,独自一人,读一个晚上的书。

    好家风带给我们支点和力量。家风无法触摸,却无处不在;家风柔若细丝,却能春风化雨。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家风的影响,都会经历家风的洗礼。吴克敬认为,唯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如何对待工作?他在《活着》中有自己的理解,“一个人能干活,干得了活,就是活着;谁的活干得好,谁就活得好,谁的活干得精彩,谁就活得精彩。”如何处理精和杂的关系?吴克敬由日常饮食联想到做人做事,他认为,“饮食上注意食杂,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便是我们精神上健康,也是食用得杂点好”,于是专门写下了《杂食》一文。

    古老的家风,曾经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在新的时期,也需要注入新的元素,以青年的面孔,创新新时代的新家风。这是第四辑“家风革新之变”中吴克敬的主要观点。富人有富人的想法,穷人有穷人的感受,他写下《穷人心得》,“一个人不管富裕还是贫穷,只要他满怀文化理想,深具人文情怀,他就是一个让人敬重的人。富而不贵,应该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在吴克敬家中,大家相互尊重、理解、感恩。一个家风健康的家庭,父母亲可以是孩子的老师,孩子也可能成为父母亲的老师。某年五月,吴克敬应邀为高三学生做报告,专门谈教育。何为教育?“在我们家,没有谁是权威,没有谁是专家,遇到事了,女儿说她的,我和她母亲也说我们的,到要结论时,谁说得对就听谁的。”这也许就是最好的教育。

    家风如何传承?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家风也一样。继承传统家风,在今天还是很有必要的,昙花一现的时尚替代不了传统。在《家训今识》一文中,吴克敬从《朱子家训》联想到扶风吴氏家训,认为,“家训,都是要让人成为一个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真正的家训并非悬于高堂给别人看的,而是藏在心中促自己行的。吴克敬如是说,“努力践行,是比悬挂厅堂家室还为重要”。他对文化分外钟情,“文化实在是人活得有滋有味的那一抹温暖的阳光,那一滴润泽的雨露。”

    《家风的力量》不是学术专著,却有不浅的理论深度;不是简单随笔,却让我能感同身受,甚至有“身临其境”之感。用吴克敬的话来说,“找出几件活生生的事实来写,写得鲜活,写得有趣”。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因为作者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在写作。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吴克敬本身就是传承家训的范例。他做过农民,干过木匠雕匠,从事过两家媒体工作,然后重拾写作之笔开始专业文学创作。从偏僻小村到扶风县城,再到繁华的咸阳市,最后落脚省城西安,每一处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吴克敬始终怀揣着一个理想,绝不忘记在纷乱的世俗环境中,给精神找一个出发点,给灵魂找一个栖息地,让自己永葆赤诚和宁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