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4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大半个世纪的接力

——青春版甬剧《雷雨》观后

    

    

    

    

    赵淑萍

    

    翻译家黎烈文曾经说过:“亏了《雷雨》,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雷雨》不仅是中国话剧的里程碑,也是舞台的常青树。它被多个剧种移植,常演不衰,包括甬剧。

    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严谨的“三一律”,丰富的潜台词,在残忍的命运和剧烈的矛盾冲突后是一种悲悯的情怀,这也许就是《雷雨》的魅力。从表演的角度说,这八个人物个个有戏份,而且都是对手戏。要培养一个团队,检验一个团队,排演《雷雨》是不错的选择。

    宁波甬剧团上世纪50年代移植上演了《雷雨》,1978年再度创排,2015年又复排。此后,多次上演,或者在细微处调整,或者重组演员,在音乐、唱腔上不断打磨。可以说,《雷雨》牵系着一代代宁波观众的记忆。老艺人俞志华说起当年金玉兰扮演的繁漪,语气间满是赞赏。1978年《雷雨》去上海演出,观众凌晨3点就排队买票。第二天演员王坚走在街头,观众兴奋地说:“她就是昨天台上的小老婆!”2016年甬剧名家王锦文版《雷雨》,对剧本做了改动和探索,最富有雷雨精神的繁漪成为绝对的主角。而后,孙丹演绎繁漪。2018年,甬剧《雷雨》进京“赶考”,表现不俗。而男演员则在角色的转换中完成了代际传承。沃幸康从艺50年,从周冲演到周朴园,又转至幕后辅导青年演员。这次,他担任新一代《雷雨》复排的导演。郑健,初始演周萍,这次的角色是周朴园。几年前贺磊演周冲,上场时阳光俊朗的样子还在眼前,这次,却成了阴郁懦弱的周萍。甬剧确实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剧种,没有程式、行当的束缚,着重于塑造人物的能力。

    从《筑梦》中的沈三江开始,郑健的戏路就大大拓宽,演技也一路提升,完全打破了传统戏中清癯落拓的书生形象。这次演周朴园,除了偶尔步伐有些急,那矜严的举止,斯文的动作,那通身的气派,整一个冷酷的道貌岸然的周朴园。唱腔是郑健的长处。特别是他劝侍萍“莫冲动,要冷静”那一段,咬字清晰,唱腔委婉细腻而有韵味,传达出人物幽微的心理。以前看甬剧情景剧《药行街》,觉得杨勤儿是一个很有戏的演员。这次,他演的是鲁贵。他演得很松弛,很自然,一个市侩、卑琐、察言观色、唯利是图的小人形象惟妙惟肖。鲁贵一角,如果按传统戏的行当分,应该归入“丑角”。先前吴刚、严耀忠演这个角色都非常出彩。再想起甬剧《三县并审》中沃幸康和虞杰演的阿金阿牛,曾经笑翻观众。还有沃幸康和杨勤儿的《守财奴》,表演诙谐,让人又可气又可笑。甬剧团的多位男演员,似乎都能“扮丑”,这也增加了不少看点。

    这一次,让人欣喜的是第九代演员的表现。在我所看过的《雷雨》版本里,李梦凡应该是最年轻的繁漪吧。能够用这么年轻的演员,不能不说是剧团的勇气,同时也是演员本人的勇气。可能是太年轻了,下楼后和周冲单独相处时的那种母性,总觉得没演到位,但其余都把握得不错。特别是繁漪雨夜归来,开始了一种惨烈的自毁式的报复。近乎歇斯底里的她,咄咄逼人的情势后是深深的绝望和愤懑。李梦凡的表演很有激情也很有张力,代入感很强。一切,如箭在弦上,这个剧场是肃穆的,观众是揪心的。

    剧中最美好的角色应该是周冲、四凤和鲁大海。他们,就如一缕清新的风、一抹靓丽的色彩,一道正义的光,出现在一片阴郁和逼仄中。正因为如此,更让人痛心于他们遭遇的摧残和毁灭。演周冲的娄志旗、演四凤的孙锭婷子和演鲁大海的肖晨,身段、嗓子、扮相都不错,有丝儿青涩,青春的气息无比贴近剧中的人物。演侍萍的周颖,先前似乎较少露脸。但是,这部戏却让人记住了她的名字。她成功演绎了一个朴素、善良、慈爱的母亲。和周朴园重逢的这场戏中,侍萍的血泪斑斑的控诉,赢得阵阵掌声。掌声是对演员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这一悲剧人物的不平和怜悯。只是,侍萍虽饱经风霜,受尽煎熬,但毕竟当年也曾读书识字、灵秀可人。原著中,说到她的气质,是“大家户里的落魄女子”。对于那种气质的捕捉,还是要演员自己揣摩的。

    几经打磨,这台青春版的甬剧《雷雨》,细部的处理很缜密,很熨帖,如音乐的节奏、场景的转换等。岁月沉淀经典,艺术源于传承。一部戏,穿越了大半个世纪,见证了几代甬剧人的努力,也记录了他们的青春芳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