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龙 近期,MBTI人格测试的相关话题登上热搜。一些企业在招聘时用类似测试对求职者进行快速筛选,有不少求职者表示,因性格测试没通过被拒绝录用。专家认为,这类测试中很多问题涉及与劳动合同无关的劳动者个人隐私,据此不招录特定劳动者,是用和工作没有关联的抽象标准对劳动者进行排斥,有就业歧视倾向(7月14日《工人日报》)。 企业在招聘环节加入性格测试并不鲜见,大多为线上测试。有的测试是在投递简历之后、面试之前,也有的会把性格测试安排在最终轮的面试前后。这给求职者带来一定影响,“笔试、面试都过了,性格测试却没通过”“测评结果显示我忧虑指数高,不适合这份工作”,在一些求职论坛中,不少人分享出自己因性格测试没通过而求职失败的经历。 应当警惕的是,性格测试助长就业歧视。根据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关于平等就业的基本原则,用人单位不得对劳动者与生俱来的特征和品性进行歧视,以性格测试录取人难免有就业歧视之嫌。 MBTI人格测试是一种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劳动者信息收集行为,这也意味着,对与劳动合同无关的劳动者个人隐私,用人单位强制要求劳动者提供,涉嫌违法。况且,性格测试本身具有局限性,例如存在造假的可能;性格测试本身具有不稳定性,一些候选人再次测试时性格类型发生改变也被研究证实。 就此来说,性格测试不应该被滥用,对此,用人单位应当有清醒认识。专业的性格测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招聘,但是不应作为招聘选拔的主要指标,甚至沦为就业歧视的挡箭牌。如果用人单位仅仅因十几道性格测试题目的结果对求职者一票否决,不仅是对求职者权益的侵害,更是对自身发展的不负责任,很有可能错失人才。 对求职者而言,当因性格测试导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权。同时,不应该被MBTI测试结果左右,比如,测试推广者“巧妙”地把测试结果与受测者职业发展、就业前景等关联起来,一旦被其忽悠,很有可能被“割韭菜”,尤其测试结果没有终极答案,对此不能太当真。 职能部门不能纵容性格测试扰乱劳动就业市场。对涉嫌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应依法予以规范处置。一些营销号借机收取咨询费,号称可以付费获得知名企业通用的“性格测试”题库,帮助“打造职场人设”等,对于这些不靠谱现象,职能部门有必要及时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