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神探大战》电影海报 |
冷 枫 很长时间没进影院看香港警匪片了。这次冲着刘青云看了部《神探大战》,他的演技果然没有令人失望。可以说,刘青云炉火纯青的表演将那种活在自我世界中的偏执型人格演绎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片中的李俊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神探,正直、憨纯、自信、朴素,又相当狂野。刘青云生动刻画了一个“大正若邪”“大巧若拙”“大善若恶”的警察形象。 影片用很短的篇幅介绍了两起发生在多年前的凶杀案:“屠夫案”和“魔警案”。前者是连环杀人,后者是一个警察干掉了三个同行。两起案件被宣告顺利破获后,唯有当时在警界享着神探美誉的李俊坚持认为:真凶仍然逍遥法外,香港警察办下的乃是冤案。他还因为大闹记者招待会,被缴枪辞退。而与此同时,一个名为“神探”的犯罪团伙越来越猖狂地接连作案。警局内部怀疑“神探”团伙的首领就是李俊,理由是他不甘心自己被撤职,索性破罐子破摔,从守护正义的警察化身为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在很多人眼中,如今落魄不堪的李俊是个精神病患者,一个过气了的神探。他整天穿着一件黄色雨衣,神神道道,大放厥词,还经常以罪犯和警察这两种对立身份的口吻自己和自己说话,状态颇不正常,很有点“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意味。但观众不难发现,李俊貌似莫名其妙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在通过身份转换、立场转变,从罪犯的角度剖析案件。可惜世俗社会是不会去理解一个被定性为“疯子”的人的,就连亲生女儿也搞不清楚父亲“究竟是真疯还是假疯”。李俊还有幻视幻听的毛病,他声称亲眼看见了“怪物”——在影片中,通过李俊的视角,那只长有蝙蝠般的翅膀,满嘴尖锐獠牙的怪物在漫天火光中飞翔起落,象征残杀无辜的恶魔仍在肆意妄为。此一细节,带有浓重的隐喻色彩:世道中的某些丑恶现象已被太多人视而不见。因为当李俊第一次问“你们有没有看见怪物”时,所有人的表情是懵懂、茫然的。 影片前半部分,导演的镜头表达欲相当强烈,影像精彩,剪辑爽利,节奏紧凑。但后面真凶露出端倪后,情节反而松懈下来。原本藏匿甚深的线索也轻而易举地显现。这就导致真相揭开时,观众并不觉得有什么惊讶。更为遗憾的是,影片的小漏洞也是一处接着一处。比如林峰饰演的警察方礼信,总感觉还差一口气,可能林峰外形条件太“正”了,所以饰演这种善恶难辨的角色只做到了规整,无法赋予人物更多灵魂深处的东西。又如蔡卓妍饰演的陈仪,是个身手不凡的女警,可再怎么厉害,她也不可能刚生完孩子,就纵身跳入水中,狂游五百米,还上岸与罪犯们进行激烈打斗,且不落下风——这哪里是香港电影中的女性警察,分明是好莱坞科幻片里的神奇女侠。陈仪基本上是个功能性人物,是神探李俊和“神探”团伙之间的一座桥梁。陈仪原本可以有些曲折幽微的内心戏,毕竟当李俊指出真凶就是她的枕边人时,她内心绝对是复杂的。可惜,这至关重要的一点在蔡卓妍的表情里却极其模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真凶的犯罪动机。影片通过台词告诉观众:凶手自小受妈妈和哥哥的虐待,长大才成为具备多重人格的杀人狂。一般而言,犯罪题材的影片中,作案动机是编剧和观众都想追根溯源的关键内容,可《神探大战》处理得很是简单。方礼信对陈仪一句“对,真凶就是我,你是我最满意的作品”,就算交代完毕了。看到这里笔者忍不住暗暗吐槽:怎么这么敷衍了事,连个反派最惯常的“邪魅一笑”也省略了? 《神探大战》呈现了一个癫狂人性失控下的世界,回环着一份被害人沦为加害人的悲情宿命感。所幸还有像李俊、陈仪这样的正义卫士,他们是光之所在,希望所在。所以当最后李俊问陈仪:“你看见怪物了吗?”陈仪想了想,郑重答道:“嗯,我看到了!”这句台词无比的真实和悲怆,我想这也是该片最闪亮的地方:只有直面社会的病灶与创痛,我们才能真正对它施以疗救和诊治,获得健康和谐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