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凯 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向哪、转什么和怎么转等问题上还在探索之中,而科研育人的体系构建又需要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转变,其成效的发挥需要诸多内容的配合,因此,切实构建科研育人的长效机制,需要先破解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度建设、利益分配、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困境,多方发力优化地方本科院校科研育人的实现进路。 制度保障:科研育人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 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内部各层级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学校领导负责战略层面以实现适应功能,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层面以实现整合功能,院系和教师负责技术层面以实现目标达成。要促进科研育人,把科研育人落到实处,学校层面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科研育人制度,使科研育人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引导广大教师和相关部门开展科研育人。 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科发展规律,使科研育人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和规范化,从制度上保障科研育人的经费投入。更重要的,是把科研育人体系的构建放在“十大育人”体系中系统考虑,并在学校层面把“十大育人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三全育人”机制体制、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等一并谋划,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努力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和互联互通。 管理转型:科研育人体系构建的运行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校风、好学风来自师生共同努力,而其基础在于学校办学方向和治理水平。如果说建章立制属于科研育人体系构建的硬性制度要求,是外显性的,是相对容易实现的,那么建立科研育人的运行机制则属于软性制度要求,需要各职能部门的自觉担当和协作,则是相对困难的,因为这涉及学校治理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机制的转型。 科研育人体系的构建不是孤立的,是学校整体育人体系的其中一支,应在学校转型发展的组织流程再造背景下,建立起规范有效的动态协调机制和师生间互利共赢的动力机制,形成学校党委领导,科研、人事、宣传、学工等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局面,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学校内部,要打通各育人平台之间的壁垒和边界,营造学校科研育人的氛围与文化,不断调动师生参与科研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外部,要引入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发挥作用,使科研育人的主体从高校单一主体向高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转变,多层面、多方式开展合作与协同创新,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 技术创新:科研育人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 以院系、教师为主体的技术层面负责科研育人的执行和生产,要提升科研育人的质量,需要在实践创新中提升教师科研育人的动力和能力。地方应用型院校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与应用科研的关系,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通过实施科教协同育人计划,促使师生践行科研育人理念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关好教师的相关要求,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意识,打好教师科研育人的底色,形成精神驱动;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育人的能力,鼓励教师加强对科研育人的研究和总结,掌握有效的指导方法,体验到科研育人的成就感,形成成就驱动;通过健全评价奖励体系,把科研育人工作纳入评奖评优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评价中,评选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充分发挥科研育人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发教师科研育人的积极性,形成利益驱动。 载体融合:科研育人体系构建的创新机制 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联系起来的中介和桥梁。考虑到本科生的知识基础和科研学习的特点,科研育人体系的构建要体现育人的成长性和系统性,从动态成长、角色定位、课堂协同与能力延展等方面来推进科研育人载体的融合。 应按照大学四年的学习时间,把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划分为基础训练期、项目参与期、成长挑战期、成果体验期四个递进的阶段,逐步激发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在不同阶段,按照科研实践共同体的角色分工,结合宣传平台、参与平台、展示平台等科研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校园情景学习的带动作用,着力解决学生不知何谓科研、何处科研、何以科研以及不敢科研、不想科研、不会科研等问题,不断构建学生科研助理的专业身份。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之间的融合,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鼓励和支持教师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加强学生科研实践指导,不断增强学生的科研敏感性与持续学术专注力。【本文为2021年度市哲社规划课题(教育专项)“转型发展视角下地方大学科研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G21-5-JY06)成果】 (作者单位: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