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时刻刻》


作者【美】迈克尔·坎宁安译者王家湘出版花山文艺出版社日期2022年5月

    

    

    《时时刻刻》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作品,曾获普利策小说奖和福克纳文学奖。

    这是一部向弗吉尼亚·伍尔夫致敬的小说,不管是借鉴伍尔夫的一些意识流笔法,还是向伍尔夫的生平借景,都有迹可循。小说中有大段的关于心理探索的内容,融合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既细腻又混乱,恰恰符合了人物非正常的心理状态。小说截取了伍尔夫的两个人生片段——创作《达洛维夫人》期间的某一天以及选择生命终结的时刻,来虚构塑造《达洛维夫人》的读者劳拉·布朗的形象以及另一位被称为“达洛维夫人”的女士克拉丽莎·沃恩的形象。这三者彼此有内在的关联,三位不同时空中的女性,因为《达洛维夫人》这本书联系在一起。通过交错叙述,三位女性形象不断融合,又不断解散,但她们身上都体现了对命运的抗争、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痛苦游走和艰难抉择。她们都被围困在现实生活中,这其实不仅仅是女性的问题,小说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现代性焦虑。这种焦虑甚至错乱,在《达洛维夫人》中,主要由塞普蒂默斯(第一次世界大战退役英雄,爱阅读,爱写诗,最终跳窗而亡)来呈现。而在《时时刻刻》中,由诗人理查德和伍尔夫更集中地加以体现。

    就现实生活的精神围困来讲,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伍尔夫和理查德代表的是第一层次——直面死亡。伍尔夫自沉于冰冷的河流,理查德翻窗而下;劳拉代表的是第二层次——逃离。她抛夫弃子,独往加拿大;克拉丽莎代表的是第三层次——矛盾。克拉丽莎多年来一直照顾着理查德,这是她的生活重心。对艺术的接近,使克拉丽莎能够在平凡甚至艰难的日常生活中珍惜闪光的片刻。她也会苦恼,也会崩溃,也会“用狂欢掩饰寂寞”,但依然能够费尽心力地操持一切。这或许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矛盾而幸运。

    (推荐书友:江晴) 

    

    欢迎加入宁波日报书友QQ群:9890642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