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发展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探索“双枢纽”联动发展新路径

    

    

    马丁玲

    

    深入推进枢纽自贸区和西枢纽联动发展,是宁波立足世界第一大港硬核力量,加快推进空铁一体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港产城文”融合、产业创新协同、要素高效流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市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聚力打造“六个之都”、推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核心承载。围绕“枢纽自贸区”和“西枢纽”目标定位,积极探索“双枢纽”联动发展新路径具有重要价值。

    深入推进“双枢纽”联动发展的辩证统一性

    枢纽自贸区建设是宁波积极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争创大宗商品特色自贸港”的重要抓手,西枢纽片区的开发建设则深刻反映了当前我市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和城市发展面临的迫切需求。“双枢纽”互相影响、相互成就,其联动发展具有高度的辩证统一性。

    1、枢纽自贸区能为西枢纽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空铁枢纽经济是西枢纽发展的核心所在,关注的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等新业态集聚度,重点发展包括航空物流、高端商务、国际贸易、金融服务和航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自贸试验区(港)作为我国最高能级的开放平台,其内核是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制度创新集成,致力于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探索接轨国际标准的制度框架和管理体系,以及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和国际人才流动通行制度,可以吸引大量土地、人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能为枢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促进全球客流、物流、信息流更高效、更便利、更自由的集聚和流动,实现产业结构的国际化、高端化、高效化。

    2、西枢纽可放大枢纽自贸区功能作用

    西枢纽拥有高端、高能量的输入要素(游客、货物、资源、技术、信息等),又可输出市场所需要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旅客、货物等),对外连接全球经济,对内联通腹地经济,便捷的交通网络、高效的信息管理等特性可以加速交易过程,满足了自贸区内对产业的运作成本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贸区内企业的运行效率。以跨境电商为例,跨境电商交易涉及国家广、距离远,存在物流周期较长等问题,枢纽经济依托航空物流优势,可以满足高效性与安全性需求,打破时间空间壁垒,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深入推进“双枢纽”联动发展的重点举措

    枢纽自贸区重在制度创新,西枢纽建设重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双枢纽”联动发展,可融合两者之力,促进制度创新、开放创新、技术创新,打造投资贸易功能、交通枢纽功能、高端服务功能、数字改革功能深度叠加的高能级开放大平台,成为唱好杭甬“双城记”、建设好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标志性增长极。

    1、加强空间联动,着力打造新增长极

    空间连通是“双枢纽”联动发展的根本所在,是提升枢纽门户功能的核心要素。根据国内外权威机构对空铁一体枢纽建设情况来看,空铁枢纽发展都是随着临空偏好型企业的不断汇聚,最终成为重要的就业、购物、休闲、会议、贸易、旅游和创业目的地,以及整个城市范围内以空铁枢纽为中心的商业和物流业增长极,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城市经济形态:空铁大都市。区域内商业、工业和旅游业集群依托机场及与之相连的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产业及功能布局都遵循圈层模式。因此,“双枢纽”的空间联动应以西枢纽建设为契机,坚持统一规划、空间重构、产业整合、功能叠加,优先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改革探索,形成与自贸试验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政策互通、布局统筹的协同格局。

    2、加强产业联动,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推动“双枢纽”联动发展必须推进资源要素对接流通和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补互促,不断提高区域产业升级发展水平。立足西枢纽片区和枢纽自贸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和需求,充分发挥空铁枢纽的区位优势、流量优势、平台优势,顺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趋势,推进航空物流、贸易会展、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同时,积极研究探索国际产业合作的新内容、新规则、新机制,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发挥“双枢纽”在全市创新发展和开放融合中的核心引擎作用,重点做好跨境贸易,促进产业融合,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东欧国家产业交流合作,推进优势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共同打造形成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大、海外反响好的“走出去”示范项目。

    3、加强平台联动,着力提升服务能级

    平台建设是“双枢纽”高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联动发展的有效途径。依托宁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优势,发挥栎社机场口岸、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优势,加快推进各类贸易平台集聚(包括国际数字贸易平台等),主动承接中东欧商品常年展、中东欧博览会、中东欧跨境合作园区的溢出效应,争取引进更多国内外企业落户西枢纽片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产业、航空服务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国际会议会展等产业,建设科技成果转换承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国际高端功能机构集聚区,打造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消费中心。

    4、加强政策互通,着力构建联动发展的生态环境

    “双枢纽”联动发展机制活力是关键,必须构建创新发展新机制,形成优势互补的联动机制。聚焦推进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宁波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重大改革试点,推进改革落地实施,营造最优营商环境,重点优化创新创业创造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创新工场、专业化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模式,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业孵化链条,为初创型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全流程贴心优质服务。

    (作者单位: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