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访儿时的“石人石马”

孙燧墓的石狮子,在慈溪乌山东南麓。
横河东畈村的石马。
第一次去时,袁韶墓道的石武将还较完整。前方有石马。
横河柘岙村现存的石马、石羊、石虎。

    

    

    

    桑金伟 文/摄 

    

    儿时在家乡周边的山上,总能见到一些零星的“石人石马”。“石人”乃“石像生”,乡人俗称“石翁仲”;“石马”即墓前几种石兽的总称。也有将“石人石马”统称为“石像生”的。而在家乡人口中,不论是文臣武将还是马羊虎狮等,均合称为“石人石马”。

    中小学时常有远足,1962年小学时的一次远足让我印象深刻。傍晚老师宣布:明天远足,去山那边看“石人石马”。顿时全班同学欢呼雀跃。

    翌日太阳发白时,我们登上了慈溪浒山西南缘的白雾(湖)岭,往南就是“山那边”的桐池湖(现属余姚市低塘街道洋山村的桐池湖自然村),湖畔有座古墓,墓道上有“石人石马”。直到几年前,当我编《老浒山》一书时,才明白这是陈雍的墓域。

    《余姚六仓志》点校本有《陈雍列传》。近年新书《余姚进士录》(王孙荣编著)载:“陈雍(1452年-1542年),字希冉,号简庵,绍兴府余姚县云柯乡眉山里(今属慈溪市浒山街道眉山社区)人,军籍。”

    陈雍墓道的“石人石马”至今让我牵挂。今年的酷暑与疫情使我囿于本地,正好能抽暇寻找它们。我先找到60年前那条远足的古道,然后顺着古道向南搜索,身后是白雾岭,眼前是桐池湖。陈雍墓应在两者之间的古道北侧,我深信此判断无误。厂房和农家别墅盖满了山麓,中午酷热的“烧烤模式”将开启,我却毫无着落。扫兴欲归时,无意间发现别墅群中躲着几楹老屋,门前立着一位弓背的老人。冲着这老屋老人我上前打探。

    老人叫陈泉坤,九十开外,自称与“陈尚书”同族。其实此村人皆呼陈雍为“陈尚书”,也许是因我之前直呼“陈雍”不妥而“问无着落”吧。

    《余姚进士录》载:陈雍,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后授工部主事,嘉靖四年升南京工部尚书。乡人称其“陈尚书”无错。

    经陈泉坤老人详细指点,我终于找到了陈尚书墓址。老人回忆说,陈雍墓道的马用的是白石,儿时经常骑它,印象可深了,至于有无其他石兽已记不清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拆墓剖石,石料用于建造桐池湖闸门。

    权威的《中国建筑文化大观》载,“中国陵墓建筑神道两旁的‘石像生’艺术,就是‘事死如事生’的象征。”据说在古代举行大典时,除文武百官等排列御道两侧外,还将装笼的狮子、大象等放在两旁,以壮皇威。帝王死后需要同样的排场,所以就在陵前设置“石人石马”。

    此排场发端于秦,当时称其为“翁仲”。传说秦有位大将叫陈翁仲,此人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因镇服匈奴有功,其死后,皇帝为了纪念他,把陈翁仲铜像放在咸阳宫门外。后来人们就把铜像称为“翁仲”。

    再后来,帝王陵前都放“石人石马”了,直至扩展到官员墓前。至于放几对?则因国、因朝、因人而异。多的,对称放置12对“石人石马”,有文臣、武将,有狮子、麒麟、獬豸、骆驼、马、象、羊等。而马总是不缺位的,马善奔且性情温顺,是古人离不开的交通工具,于是石马成了这些石兽的“总代称”。

    记得儿时远足还去参观过浒山南邻横河镇的“石人石马”,至于是谁的墓道,我已记不清了。

    20世纪80年代初,我专谒了杜湖边的袁韶墓域。据《慈溪文化集萃丛书》中的《慈溪百景》载:“袁韶字彦淳,四明人,《宋史》有传,南宋淳熙十三年进士。任桐庐令……(后)任右司郎官……任参知政事……卒后,赠太师越国公。”难怪当地人称其为“王坟”。

    袁韶墓规模比陈雍墓大。据载,当年神道自西向东长一里许,沿途设牌坊、华表;墓前依次排列文臣、武将石人各一对,石马、石羊、石虎等各一对。1958年后建里杜湖水库,牌坊、华表柱和砌筑石料逐步遭拆除移用。故我去时,仅见文臣武将石人各一尊,石马一对,散抛在竹林里。及后再去时,石人石马已失首,据说遭了劫。

    这次寻访,是我儿时远足的延伸。

    在写此文时,我尝试将慈溪一带的“石人石马”“一网打尽”,于是先对慈溪市横河镇的“石人石马”作了田野调查。在厉祖浩、桑健波、孙卿、宓天玄等先生的指点下,找到了如今散落在户外的一些“石人石马”:在乌山前有孙燧墓道的一对石狮子,置于马路边;东畈村的一匹石马,移放在晒场头;柘岙村有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其中石马已被偷盗过一次,归还后现用水泥浇筑马腿固定。

    几年前,慈溪市博物馆收藏了横河镇寺下村的文臣武将三尊。但失而复得毕竟是少数。

    寻访时,乡老给我讲述了不少旧事(所涉小地名难以写准确,老人大都不识字,口口相传,笔者只得用同音字代替):

    寺下村早年有“赵”王坟,“洋辣”湾、椅子背有很多“石人石马”,拆下后堆放在地上一一剖开;

    孙家境三孝子的三座墓前均有石人石马,后来都被毁了。在石人腹部横截出两片正好能做一个石磨,而石马肚子能开凿出一只中型的石臼;

    西埠头(位于杜湖畔)有裘琏墓,乡人称“探花门头状元墓”,据说有墓道、牌楼等。20世纪60年代以前遭拆除,现墓址沉入湖底;

    建造梅湖水库大坝时,有不少石人石马被抛入坝基中……

    说到梅湖,必说一事:南宋吏部尚书史岩之的墓就在此地。近查鄞州新闻网刊有署名史宏的文章《南宋吏部尚书史岩之墓志铭现身绍兴,见证四明史氏家族当年的荣耀》,其中说道:“史岩之,是南宋晚期四明史氏家族一位重要人物……史岩之葬于如今的慈溪梅湖山,2010年,当地人重修老桥时发现一块墓志铭……据当地人说,史岩之的坟墓按照宰相规制建造,墓道上,配置了高大的石像生,旁边,还建了一座积庆教寺,以奉祭祀……1986年,慈溪县人民政府将此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点。”

    讲到史氏墓地,自然联想到东钱湖畔的南宋石刻公园,它把散落于各处的“石人石马”集中在湖畔之山麓予以保护展示,这些“石人石马”大都来自四明史氏家族墓。这真是一件好事,让我们真实地触摸到现存的宋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