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岚观看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演出 |
11月25日晚,来自河北阜平县城南庄镇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在宁波获得第二届华茂美堉奖的50万元大奖。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合唱团还很陌生,但若说起今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那群头戴小红帽、身着虎头衣、脚踩虎头鞋,用天籁般的童声唱响《奥林匹克颂》的孩子们——人们会惊呼,原来竟是他们! 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由革命老区阜平县5所小学的44名学生组成,其中8名学生来自马兰小学——这个合唱团的前身就是马兰小乐队,灵魂人物则是把生命的最后18年献给马兰村儿童音乐教育事业的“红二代”——邓小岚。 笔者曾与邓小岚老师有一面之交。2015年深秋,我去河北省阜平县的太行山中采访,因为这里是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社“游击办报”的地方,报社牺牲的第一个新闻女记者就是宁波的好女儿应唯鲁烈士。当时,我随《晋察冀日报》报史研究会的老同志们一起花了五六天时间,重走报社办报战斗路,带头者之一就是邓小岚。那时我得知,邓小岚的父亲就是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邓拓,他曾任《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母亲丁一岚则是开国大典的播音员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任台长。 记得我们来到马兰村,邓小岚还为村里送去了在北京修好的手风琴等乐器。后来我才知道,邓小岚已在马兰村从事音乐公益支教工作10多年。 一位老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么偏远的大山里教孩子们音乐?这缘于2004年清明节期间《晋察冀日报》报史研究会组织的一次扫烈士墓活动。当时,邓小岚遇到了一群马兰村的孩子,问他们:“你们会唱什么歌呀?给爷爷奶奶唱首歌吧!”没想到,孩子们满脸羞涩,竟然唱不出一首。 这一幕让邓小岚颇有感触。当时马兰村一带还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区。乡亲们物质不富裕,精神世界更是匮乏。于是,邓小岚许下一个心愿:让这里的孩子会唱歌! 音乐,对邓小岚的一生影响重大。上小学时,她就加入了北京市少年宫合唱团;中学、大学时代学拉小提琴,并加入清华大学的乐队。而“文革”期间父母受到迫害的人生至暗时刻,音乐更是给了她无尽的慰藉。 可以这么说,音乐给了邓小岚打开心灵的钥匙,让她对人世间有了永恒的爱,这才让她发下如此宏愿并且坚持了18年。 后来我从媒体报道中得知,邓小岚将退休后的绝大部分时间、精力和财富都花在了马兰村的儿童音乐教育上。没有音乐教室,她拿出退休金并动员亲人捐资建造;她四处搜寻置办各类乐器,常年奔走在京冀两地,定期来到马兰村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她帮村校成立了马兰小乐队,组织各类演出,并打造了马兰儿童音乐节;她带领村民建起梦幻般的音乐城堡,还为孩子们造了一个“月亮舞台”…… 她人生的谢幕也在马兰村“月亮舞台”的边上:在冬奥会结束一个月后的3月19日,邓小岚在与“月亮舞台”的施工团队商量修建方案时,毫无征兆地倒了下去。两天后,因突发脑血栓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 我是在北京冬奥表彰的先进个人名单上,看到带着黑框的“邓小岚”的名字,才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当时我在想,一个原本可以有舒适晚年的老人,为什么如此“折腾”? 对于马兰村,邓小岚有着绿叶对根一般的深情。 祖籍福建的邓小岚,出生于抗日烽火连天的太行山区,并被寄养在马兰村3年之久。从她父亲邓拓起,他们就把生活战斗过的马兰村,当作了故乡。邓拓写作杂文集《燕山夜话》,署名是“马南邨”,谐音“马兰村”。父母曾送给邓小岚一方印章,上面刻的就是“马兰后人”。音乐支教,或许就是一个革命者的后代,对生她养她故乡爱的回报。 生前,面对记者“每次这么辛辛苦苦图什么”的疑问时,她的回答是:“就图更多的小孩子能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邓小岚最终魂归马兰。儿女们在马兰村她的墓碑上镶嵌了一把小提琴,旁边镌刻着一段话:“通过学习音乐,对自然、对祖国、对家乡的爱会沁入孩子们的灵魂中。”这是邓小岚无私奉献后的内心独白,也是她对音乐教育的深刻领悟。 18年来,邓小岚的儿童音乐教育,惠及200多名大山中的孩子,他们中很多人考上了大学,其中10余人读的是艺术专业,或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这样阐述教育的本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邓小岚爱的灵魂,正在传承和接力中。 来宁波参加华茂美堉奖颁奖的阜平县副县长赵晓东说,邓小岚去世后,更多的人为她的事迹所感动,听从她的召唤,成为当地儿童音乐的义务支教者、“马兰花儿”的接力“浇灌者”。而阜平也将把“马兰花儿”打造成县里的一张“名片”。 这次,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获奖,其实就是为了褒扬以邓小岚为代表的那些最基层的美育工作者。他们向下扎根,传播大爱,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茁壮成长。这个理念正与该奖主办单位华茂集团的社会责任理念相契合。除了设立华茂美堉奖,“华茂”推出的“彩虹计划”已在国内偏远地区完成21所彩虹之家建设,艺术教育惠及近2万名乡村儿童。 “马兰花儿”,爱在人间。美育事业就如邓小岚生前组织创作歌曲《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马兰》中所唱的那样:“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人间,清晨的花朵,永远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