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名》电影海报 |
|
“无名”的各色面孔 |
春节看了三部电影,初一看《流浪地球2》,初二看《满江红》,初四看《无名》。略感遗憾的是因故错过了原本计划在初三看的《中国乒乓绝地反击》。友人约我聊一聊《无名》,我说其实在看过的三部电影中,我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恰恰是《无名》。有趣的是,我最期待的,反倒是那部没能在春节档看到的《中国乒乓绝地反击》。但愿如制作团队所说,将另择档期上映,能让该片在票房上真正实现绝地反击。就当下的中国电影产业而言,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实在不容易。 我之所以说对《无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是基于另外两部片子的比较后得出的结论:看《流浪地球2》,主要还是要看到中国电影在硬科幻领域的逐步成熟,至少在特效制作层面已经具备了能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实力。这一现象,可能现在看并不觉得怎么样,但回望二十年,乃至从1994年我国开始引进好莱坞大片来重新审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这是很了不起的事。而《满江红》这部电影,我赞同张艺谋导演本人所说,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我觉得张导是用戏剧的手法拍了一部电影,而我们则仿佛坐在电影院里看了一部话剧。这种做法,至少在我印象中,在中国影史上并不多见,观众喜欢与否,见仁见智,但从一部商业片的角度,至少票房已经认可了,这也是商业与艺术有机融合的一个方向。张导总是别出新意。说《无名》,我觉得如果不从程耳导演的过往业绩来看,倒也不失为一部拍摄精良、明星云集的电影。但一旦对照程导过往的作品,却没有让我耳目一新,而且这样的题材放在春节贺岁档,多少有些显得另类。 同样有趣的是,这三部电影,至少有一个共同点,都具有非线性叙事的表现形式。在三部影片中,《满江红》是时间线相对比较清晰的一部,其非线性叙事主要体现在特定时间内的剧情反转反转再反转。《流浪地球2》的非线性则主要体现在三个人物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叙事层面。而《无名》,至少我在看片子的时候,没有搞明白导演试图用这种非线性叙事来表达何种意图。不过,看完以后,细细回味,我又觉得,导演的用意或许正在于此:引起争议,方能引发关注,引发关注,亦能引起思考。基于此,我又觉得,《无名》还是值得一说的。 所谓线性叙事,就是观众或者读者看到的是一个首尾清晰、过程了然的完整故事,有彼此呼应的起承转合。简而言之,就是一般以事情发生的时间线为序,虽然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脉络,但大概能看明白前后发生的各种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满江红》的非线性主要是就剧情不断反转和人物各自条线的故事被重复演绎而言的,虽然时间线在正常推进,但故事在里面被插入了各自面目,从而达到悬疑的效果,让观众能充分感受和理解人物的心理结构。 由此我们可以对比了解,电影中的非线性叙事往往是通过结局取向、时空秩序和情节设置给观众造成一种观感上的破碎与混乱,通过交叉式的网络设计来代替线性的前因后果、秩序和谐。一般认为,非线性的手法比较擅长表现非典型环境下的人物性格。导演们喜欢用非线性手法来表达电影中的诗意。 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人看完《无名》后,有种想把电影重新剪辑的冲动;也有人说,看,我就知道一定会是这样的结果;还有人说,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委婉一点来说:才华横溢的导演,演技高超的演员,众多的细节,大量的对白,非线性时间,优雅有情调的配乐,烧脑的情节。简单直白点的说法:让人想睡,“报看”。 观影几天后,我倒是觉得,在春节档能看到这么一部有些另类风格的电影,也不是坏事。如果每年的春节档电影只有合家欢类型,也会让人感到乏味的,特别是在疫后恢复的当下,需要用几部各具特色的电影来刺激一下国产电影的信心。 考虑到电影还在院线上映,我不想过多涉及剧情。但是,这部电影对于我们思考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是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的。电影中,汪伪特务部门负责人何先生问叛变的地下党员张先生:“你为什么弃暗投明?”变节的张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弃暗投明?”不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不一样的思维视角,决定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我觉得这部电影里想要表现的人,心难测,意难辨,来路不明,取向不定,身逢乱世,即便是做一条狗,也不容易。 《无名》里特别强调了几个关键时间节点:1938,1941,1944,1945,都是鲜血填充的历史时刻。但,我又觉得,导演想用镜头语言告诉我们,不能忘记某些特定的时间,也不要被困在时间的牢笼里。以何种态度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是我们所有人不得不直面的人生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