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2月2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句章港:被遗忘的越窑青瓷始发港

句章古港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戴光中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特在今之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与乍山翻水站一带筑城,命名“句章”,以扬威纪念。这是宁波全域有史以来第一座城邑。而在城南余姚江滨,与此相伴出现了宁波史上最早的港口——句章古港。

    关于句章港的研究很少,1989年出版的《宁波港史》为其单列一节“句章古港”。文章指出:“这是甬江流域出现最早的港口”,也是“越国的通海门户、中国最古老的海港之一”。同时又认为:“自建成后一直以军事目的为主”“句章古港的航海活动,仅仅局限于军事、政治及简单交换活动。所以,句章古港只能称为中国最早的军港之一。”而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就是“秦汉至六朝的800余年中,句章作为海上交通和军事行动的出入港口而屡见于史册”“对海上贸易却很少记录”。

    但在笔者看来,“军港”之说值得商榷。

    史籍所载句章港的海上交通和军事行动,《宁波港史》列举如下:

    汉武帝时,为了征服百越和控制海上交通线,派庄助和朱买臣等建立海上武装。闽越出兵进攻东瓯,武帝派庄助从会稽发兵航海救东瓯。公元前111年秋,东越王余善反叛朝廷。据《史记·东越列传》载,武帝派横海将军韩说率领军队,从句章乘船出海,于次年冬攻入东越。这是见诸史籍最早的一次从句章出海的大规模海上军事行动。

    东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海贼曾旌等寇会稽,杀句章、鄞、鄮三县长,攻会稽东部都尉,“诏缘海县各屯兵戍”。句章实为会稽的海上门户。

    三国时,吴据长江以南,句章是其重要港口之一,故派有水军驻守。吴景帝永安七年(264年)四月,“魏将新附督王稚浮海入句章,略长吏(赏林)(资财)及男女二百余口。将军孙越缴得一船,获三十人”。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九月,琅琊人孙恩率部乘船自海道南下浙东沿海,入大浃口(镇海口),溯甬江而上,攻下句章。又经余姚、上虞,占领会稽城,自号征东将军。晋帝命刘牢之讨伐孙恩,参军都护刘钟自余姚进兵夹击句章。孙恩军受挫,率众20万撤往舟山群岛。孙恩撤军后,刘牢之命刘裕守句章。隆安四年(400年)二月,孙恩率舟师自海道复入浃口,屡攻句章,均遭到刘裕军阻击。关内侯虞邱进随刘裕屯兵句章,城被围数十日。以后,刘牢之率大军来援,孙恩始退还海上。

    这些史料表明,从秦汉至六朝的800余年中,句章港共发生了5次军事行动,但因此定性句章港为“军港”,无疑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另一方面,作为存在数百年的通海门户,如果仅有5次军事行动而没有交通运输等经济活动,同样是无法让人相信的。古代史籍之所以缺少这方面的记录,是因为正史学者对此从来不屑一顾。试看同时期的其他港口,可曾有过商贸运输的记载?然而事实上,恰恰是依靠不见于史籍记载却络绎不绝的水上运输业,才使句章港屹立余姚江畔800年,直至唐明州刺史韩察在三江口建城、明州港崛起,取而代之为新的通海门户。

    孙恩之乱后,学者大都认为,句章港逐渐废圮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014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句章故城:考古调查与勘探报告》出版。报告称,发现了一处东汉至东晋时期码头遗迹和一处唐宋时期卵石路面遗迹,并进行了碳14测试,最后得出结论:“东晋末叶,句章城池残破,县治迁往他处,但句章古港的功能并未因此而完全丧失,L1(即卵石路面)的发现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直至唐宋时期,明州港、城逐步崛起后,宁波港口的发展由单水道位正式进入交叉水道位的新的阶段,曾经喧闹一时的句章古港才最终步句章故城之后尘,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从史籍所载几次军事行动可以看出,三国两晋时期,句章港至各地的海上航路已经开辟。西晋陆云曾用文学语言描述:“东临巨海,往往无涯,泛船长驱,一举千里,北接青、徐,南洞交、广”。而从句章港运输出海的最重要物资,正是浙东特产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初创于东汉时期,当时已能烧制出成熟瓷器。三国两晋时出现了第一个发展高峰,产品种类特别是明器(也称冥器)非常丰富,在江浙一带的墓葬中有大量发现。当时的越窑青瓷中心产地慈溪上林湖和上虞寺前,都与句章港相距不远且水路畅通。瓷器易碎、占地空间大,走水路是最佳运输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句章港附近大湾山的东坡和南坡,分别发现一处窑址。东坡的属于东汉时期,采集有当时常见的盘口壶等物。南坡的属于唐宋时期,周边散落有大量瓷片,主要是五代至北宋的青瓷碗底残片和少量青白瓷碗等。由此或可猜测,自东汉至北宋,句章附近亦存在过越窑青瓷的窑场群落,同时也证明了句章港没有因县治迁移而废圮。

    句章港作为越窑青瓷始发港,虽然在史籍中缺少相关记载,但各地的墓葬和遗址中出土的越窑青瓷,足以证明早在两晋时期,越窑青瓷就通过甬江、沿着海岸线北上,经渤海湾输往朝鲜半岛西南部,从而开启了东亚的“海上陶瓷之路”。当地已发现了一些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出土实物,如梦村城发现的越窑青瓷盘口壶残片和黑釉钱纹陶罐残片,首尔石村洞古墓群出土的青釉瓷,在造型、胎土和施釉技法上很接近典型的越窑风格。石村洞3号坟附近出土的一件青瓷四系罐,年代应为东晋中晚期,属于越窑器物。江原道原城郡法泉里出土的青瓷羊,年代大致为4世纪中期,风格与余姚文物部门所藏的东晋青瓷羊相近。此外,也有一些越窑青瓷北上至青、徐等地,再经江、淮、黄河运抵中原地区,供王公贵族使用。

    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干有成曾撰文指出,“越窑青瓷是宁波与东亚海上陶瓷之路的先行者、开拓者。越窑青瓷自晋代开始输往朝鲜半岛,六七世纪之交输往日本列岛,输往东亚的年代比任何窑口瓷器都要早。”但遗憾的是,此文通篇都写宁波明州港,只字未提句章港。显而易见,这与史实不符。须知明州港和明州城相伴建立,时在公元821年前后。此前,宁波的通海门户唯有句章港,所以这里才是越窑青瓷的始发港。

    作为宁波最早的港口、中国最早的海港之一,句章港被误判乃至遗忘,委实太久了,是时候为其正名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