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23-05/15/A5/n5150501_b.jpg) |
毛伟峰近影 |
![](../../../images/2023-05/15/A5/n5150502_b.jpg) |
《马首》 毛伟峰 作 |
![](../../../images/2023-05/15/A5/9657367_bw-yangmq_1683858083109_b.jpg) |
《素锦·褴褛之蒙尘的袈裟》 毛伟峰 作 |
汤丹文 毛伟峰的身份很特别,他是湖南人,却来到北仑,成了一个新宁波人;他是漆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老总,也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文化艺术传媒群教师中的一员,企业实训导师;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北仑漆塑戗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虽然毛伟峰身份多重且复杂,唯一不变的是:他是一个10多年不辍,默默与漆“对语”的人。 我是在前几年,采访北仑青年漆画家姚炬炜的时候认识的毛老师。他俩是中国美院同班同学,当时,毛伟峰在工作室正带着他的学生或者说是徒弟们,神情专注地创作。今年3月间,他的作品入选了在宁波美术馆举办的“青峰竞秀”宁波市青年艺术家提名作品展。漆画《素锦·褴褛之蒙尘的袈裟》黑底中透着隐隐神秘金光,画面独特的质感和肌理,让人印象深刻。不久之后,我与他在北仑有了一番对谈。 毛伟峰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壁画漆画)专业。大二那年,他的同班同学,一半选择了漆画,因为当时漆画刚刚进入高等院校专业系列,他和姚炬炜可算是中国第一代出自专业院校的漆画本科生。 在就读期间,毛伟峰就显露出漆画创作方面的才能。2009年,大学生的他,凭着作品《空间》入选浙江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览。2011年毕业前后,他的多幅《童趣·系列》作品,获得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作品展铜奖,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获中国(厦门)漆画展优秀奖(最高奖),其中一幅作品还被厦门市美术馆收藏。 那段时间的创作,毛伟峰自然呈现学院派的艺术气质。当时,他和他的同学们注重漆画的图式化个人表达。毛伟峰则更多地把自己童年放牛娃的经历倾注于创作之中,乡野童趣等在夸张变形中透出一份天真烂漫。 2015年,他的作品《童趣·抓鼠》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被中国漆画重镇的福建省美术馆收藏,早早奠定了他创作的实力地位。 10多年的创作实践,让毛伟峰真切体会到,与漆对语需要默默艰辛的付出。他说,漆画创作首先要面对皮肤过敏关,漆材料过敏,有时会让人瘙痒难忍。另一方面,漆画创作需要极大的专注、耐心和沉静。 从做底胎开始,吃生漆、裱布、刮漆灰、研磨、髹涂漆到推光、揩清……这一系列工艺流程,每一道都马虎不得。漆画创作,更多地显示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特质。当然,对漆画语言的探索、材料之争已然尘埃落定:圈内已基本上把植物天然漆作为纯正的材质,从而使漆画有别于一般的涂料绘画。 在与漆的对语中,毛伟峰体会到了漆的静谧、温润、深沉、内敛和不做作。“漆于我而言,触感是厚重温润的,细腻的,带着一丝丝的阻力,我喜欢这种触感有温度的体验。”在当下的创作中,毛伟峰时常会舍弃很多华丽的漆艺技法,比如蛋壳镶嵌、螺钿镶嵌等等。他常常会选择一种单纯的技法来创作并表现,他说:“因为这种单纯的状态,能让我安静地思考、安静地感悟漆的深邃温润的质感。” 在日常中,毛伟峰是不走寻常路的人,他并没有像许多同学一样,毕业后进入院校,在教学之余进行创作。他和创业伙伴们一起,在杭州开设了漆画创作工作室,进行漆画实践与理论的探索。 2017年,他更是另辟蹊径从省城杭州来到了北仑。 这其中当然有同学的邀约,他也看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学徒制,让漆艺创作实践有了传承的良好机制;而北仑近年涌现的新进漆画创作群体,让他多了一份交流共进的向往。 在与毛伟峰的对话中,我惊异于他10多年间有这么多作品进入全国各地的地标性文化空间:他独立或合作创作的漆艺作品,被美术馆博物馆私人收藏的现已超过60幅,还为全国的一些博物馆、艺术酒店和书院等创作了十余项大型漆壁画或漆艺作品。在上海历史博物馆,毛伟峰制作的大型漆壁画《西学东渐》赫然在目。合作设计制作的《漆·宴》收藏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他为汉中历史博物馆新馆合作设计制作了70多平方米的壁画《陕西栈道》,高2.4米,宽30米,由25块板拼接而成,日夜赶工完成创作,历时4个月之久…… 这些成就,也与他与漆“对语”,与漆“共舞”,在市场跌打滚爬多年后形成的艺术理念有关。他说,漆艺作品必须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及艺术空间,才有发展前途——漆艺从民间而来,进入学院;现在,到了重返民间的时候了。“漆艺作品的厚重感和装饰性,是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的。” 当然,重返民间之路并不简单。毛伟峰认为,要想更好传承漆文化,将大漆艺术推向新的维度,需要体悟传统工艺与文化内涵,需要融入传统与当代艺术创作理念,需要运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审美哲学,更需要引入当代人民大众生活习性的审美需求和希望。” 这两年,毛伟峰在艺术创作中,把更多的精力聚集于现实主义的题材。他说,真正自信的漆画艺术家既不必装腔作势,也不必故弄玄虚,只要把自己内心想传达的东西反映出来就可以了。2022年,有感于北仑抗疫中老百姓的同心协力,他创作了漆画作品《同心·战疫》,入选第十四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并被浙江非遗馆收藏。毛伟峰关于宁波“海丝之路”“唐诗之路”的历史文化题材创作也在进行中。他还希望,他设计制作的漆艺,能够成为城市的伴手礼,传播宁波的城市形象。 毛伟峰对漆艺在宁波乃至中国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抱有十足的希望。他说:“大漆艺术蕴含着东方文化艺术的基因,传递着深邃、厚重、静谧、温润的语境,折射出温柔淳厚、静观内省的特质,这正是国人追求的情操与人文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