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凯凯 通讯员 王虎羽 2019年落户宁波,2021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从“卡脖子”到“掰腕子”,成功实现工程刀具领域的国产化替代…… 与宁波“结缘”的这5年,恒普(宁波)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矢志创新,在工程刀具领域“磨刀霍霍”、迅速成长。如今,企业在隧道、采矿、基建等领域开发出40余款产品,成功打破高端工程刀具产品国际垄断,以“中国制造”的含金量,与美国、德国等传统刀具巨头一较高下。 “这正是宁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一个切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宁波正从政策支持、金融创新、培育服务等方面为企业送去“阳光雨露”,帮助创新主体茁壮成长。 让原创技术“大施拳脚” 工程刀具是工程领域最重要的消耗品,被广泛应用于基建和能源开采领域,素有“工程牙齿”之称。然而,由于陶瓷-金属界面难题的技术掣肘,高端工程刀具一度被国外品牌垄断,严重威胁了我国能源和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安全。 从事激光3D打印行业20余年的恒普激光董事长刘德健,为“卡脖子”的困局带来转机。 2019年,刘德健团队通过参加新材料大赛与宁波高新区结缘,并最终在此扎根。在他的带领下,恒普激光科研团队突破了金属和陶瓷之间的原子键合问题,研发出了新的工程刀具材料和3D打印工艺。 “此前的金属陶瓷堆焊工艺,就像是给金属戴上‘陶瓷假发’,两者结合强度较低,限制了耐磨与抗冲击性能。而我们研发的激光熔铸技术就像‘植发’,把陶瓷植入金属,无论宏观还是微观,表现都更加优异。”刘德健说。 “产品口碑不错,但销售分散,难以快速打开市场,如何破局?”正在刘德健一筹莫展之际,相关政府部门的“助创专家”找上了门。 深入调研后,下沉一线的“助创专家”立即开出一剂“药方”——以宁波重点基建项目“象山湾疏港高速”为突破口,针对该项目地质复杂、施工进度慢、刀具消耗量大等问题,推动项目施工单位与恒普激光技术团队充分交流,开发出适用于宁波地质特点的改进型旋挖刀具。 这是一次“政府背书”的好机会!于是,刘德健当即召集团队,第一时间启动研发。 10多年的深厚积累,让此次在宁波市重大项目中的“首秀”大获成功。据悉,在恒普激光的技术加持下,象山湾疏港高速工程刀具消耗量下降50%,施工效率提高30%。 酒香自此传出深巷。随后,恒普激光产品在杭甬复线等多个省市重大项目中得到推广。即便受疫情影响,公司销售收入也保持成倍增长的良好态势,发展驶入“快车道”。 打造甬城双创“生态圈” “高新区的人才服务团队,给予我们从政策申领到生活保障各方面的助力;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牵线搭桥,帮助我们获得天使投资机构合计数千万元融资;市、区两级人社部门也主动给我们引荐各类人才资源,带领我们去省内外高校开展专场招聘……” 细数落地这些年企业获得的各类帮助与扶持,刘德健不禁感慨,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能够实现企业的精彩升华。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大赛引才、“红娘”搭桥、“天使”赋能、“场景”营城的背后,是宁波以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奋力塑造双创最优“生态圈”的坚定步伐。 优化创业孵化服务机制。完善创新创业赛事支持模式,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宁波赛区、中国创新挑战赛(宁波)等赛事为平台,为获奖企业在创业政策、创业融资、商业模式、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配套政策支持。优化专业化孵化平台运作方式,鼓励科研人员入驻创业,为更多原创技术提供舞台。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建立面向场景的科技攻关机制,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场景开放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新技术大规模示范应用提供场景机会。优化成果需求对接机制,升级科技大市场,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让更多“科技红娘”助企打通人才培养、技术合作、成果产业化、市场拓展的“堵点”。 “一家企业的成功,背后是一座城市创新生态的繁荣。对宁波而言,创新生态的打造向来是‘重头戏’,永远是‘进行时’。”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