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在长安留学和在各地学法的日本学问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明州登陆奔赴各地的,仅从会昌二年(842年)到咸通六年(865年),登陆明州的学问僧就有惠萼、圆珍等几十人,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 惠萼,史书中也称惠谔、惠锷、慧锷、慧谔、慧萼。他至少5次入唐,除第一次从山东上岸,其余均从明州港进出,其入唐次数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颇为独特。 惠萼于会昌元年(841年)西渡(一说840年),从日本经新罗在山东半岛登陆,偕弟子到五台山求法。此后,又巡礼泗州(今安徽省泗县)普光王寺,赴杭州盐官县(今嘉兴海宁)拜谒齐安禅师。会昌二年(842年),惠萼从明州乘李邻德的商船返回日本。这是惠萼第一次在中国的活动。 惠萼第二次来唐,是在会昌四年(844年)三月前,从明州上岸后,欲往五台山朝拜,恰逢唐武宗“灭佛”,不得不止步苏州,其间更名“居士空无”,抄写白居易的《白氏文集》。847年,惠萼乘明州海商张友信的船,从明州三江口出发返回日本。他把抄写的《白氏文集》70卷本带回日本,为后世日本吸收汉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普陀山上有一座“不肯去观音院”,其中供奉的观音像,就源于惠萼。宝庆《四明志》卷十一记载了这么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又有不肯去观音。先是大中十三年,日本国僧惠谔诣五台山,敬礼至中台精舍,见观音貌像端雅,喜生颜间。乃就恳求,愿迎归其国。寺众从之。谔即肩舁至此,以之登舟。而像重不可举,率同行贾客尽力舁之,乃克胜。及过昌国之梅岑山,涛怒风飞,舟人惧甚。谔夜梦一胡僧,谓之曰:“汝但安吾此山,必令便风相送。”谔泣而告众以梦。咸惊异,相与诛茆缚室,敬置其像而去。因呼为“不肯去观音”。其后开元僧道载复梦观音欲归此寺,乃创建殿宇,迎而奉之,邦人祈祷辄应,亦号“瑞应观音”。 这件事发生在唐大中十三年(859年)。这一年,惠萼再度入唐,登五台山,于中台精舍迎归观音像,途经明州,乘张友信船回日本。虽然学界对惠萼留观音像于梅岑山(今普陀山)的确切年份尚有争议,但普陀山因惠萼而开山却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段因缘,观音由普度众生的菩萨,演化成为岛民渔业、航海舶贾、沿岸渔民的守护神。也因为这段因缘,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宋宁宗应丞相史弥远所请,指定普陀山为供奉观音的道场,并御赐“圆通宝殿”额。自此历经各代,普陀山共建成200余座寺院,前往参拜的僧俗络绎不绝,观音信仰遍及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等地。 惠萼最后一次入唐是在863年,随日本王子头陀亲王乘张友信船抵达明州,次年4月自明州归国。 头陀亲王与惠萼的大唐之行,让后人知道了唐代宁波曾有过像张友信这样在航海界了不起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