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彬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年世界粮食日及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强调“践行大食物观 保障粮食安全”主题,符合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的要求。老百姓食物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各方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速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践行大食物观,要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农田就是农田,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要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一些地方大量的良田要么建养殖场,要么是种花卉果木,这种“非粮化”必须遏制。 大食物观、大农业观要与大资源观、大生态观相协调。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三位一体,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都要坚守,决不能拆东墙补西墙。要立足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适应食物结构升级、消费多样化需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要食物要蛋白,归根到底要靠绿水青山、江河湖海,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从每一分耕地、每一块林草、每一片湖海保护利用开始,多做绣花功夫的“加法”,少搞“大开发”“大开荒”。 践行大食物观离不开“小种子”。我国主要作物种子自给自足,是粮食安全底气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我们要为扭转生物多样性加剧丧失趋势而努力,建设好中国的“种子银行”,存储物种遗传密码,守卫人类粮食安全底线和生物资源开发根基。还要在确保生物安全基础上,开展基因功能及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开发,在生态系统、物种、基因等层次开展种子科技攻关,实现藏粮于技。 践行大食物观,要做好“减法”。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样样生之不易,全社会要大兴节约食物、反对浪费的风气,相关部门要从健康、节约角度引导公众形成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把森林草原、江河湖海馈赠的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提供的热量、蛋白用足用好用精,尊重绿水青山,珍惜劳动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