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四明周刊·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甬上寻“元宝”

慈溪市周巷镇劳家老屋的元宝墙。

马头墙与元宝墙的穿插。(摄于宁海县箬岙)
余姚市牟山老街张房魏氏宅院的元宝墙。
元宝墙和马头墙的“嫁接”。(摄于月湖附近)

    桑金伟 文/摄

    一座房屋左右两端的大墙称“端墙”,这是一种较正规的称呼,乡人总是俗称其“山墙”。各地传统建筑的端墙有多种式样,在宁波主要有三种。

    数量最多的是朴实的硬山墙,它沿着屋顶(屋面)倾斜的垂脊而筑,不超越屋顶(屋面),故这种墙的端面呈尖山形,也许“山墙”之称谓正缘于这座尖尖的“山”。因它造价低廉,普通百姓的屋子往往采用这种式样,但它缺乏防火防盗功能,当然美感也不如其他两种。只因它数量最多,久而久之,只要是端墙,人们均称其为“山墙”了。

    其次是马头墙,宁波马头墙的数量也不少。

    再次是元宝墙,现存数量较少,得细心寻觅。本文展示的就是宁波市内的元宝墙。

    元宝墙的墙头高高伸出屋顶,与马头墙一样,也具有防火防盗防风的功能。笔者认为,其美感虽稍逊于马头墙,但砌筑的难度小于马头墙。

    单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朴实的硬山墙当然最好,元宝墙的稳定性虽逊于硬山墙,但比马头墙强得多。

    为什么称这类墙为“元宝墙”,得从“元宝”说起。

    元宝是古代的一种货币,由白银或黄金制成。元宝起源于唐朝,正式把银(金)称作“元宝”是在元代。至元三年(1266年),朝廷为了防止不测,将各种大小不一的银锭、金锭统一铸成五十两重的,并且在背面加铸“元宝”两字,表示“元朝之宝”之意。从此“元宝”就成为银锭、金锭的通称,进而成为财富的同义词。

    当时元宝多为平板型的,中间束腰,两端圆弧形,后来的元宝墙与其极为相似。中国人讲求吉利,在建筑上尤其如此,于是“元宝墙”之称不胫而走。

    慈溪市宗汉街道新塘村的一个小地名叫“元宝山”,《慈溪县地名志》写道:“元宝山村,8户,24人。山,指大屋之山墙。初言村中一大户之山墙形似元宝,后遂成村名。”后来我去寻找这座大屋,没见到。问及89岁的陈永根,他说:“早就不见了,原是我祖上的屋。”之后获悉,他是明代南京工部尚书陈雍之后裔。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元宝墙与马头墙一样,往往为大户人家所采用。

    其实元宝墙还有一个称呼是“观音兜”。观音兜乃旧时妇女用的一种风帽,因帽子后沿披至颈后肩上,类似观音菩萨所戴的帽子式样,故名。从形态上看,我认为称“观音兜”比称“元宝墙”更贴切。

    宁波元宝墙的“元宝头”,大小不一。慈溪市周巷镇劳家老屋的元宝墙算“大元宝”,而相距不远的周巷镇路桥村安仁桥桑家大屋(俗称“姚北第一大屋”,为慈溪市文保单位)的元宝墙是“小元宝”,可惜如今已被改为硬山墙了。

    我曾在余姚见过不少元宝墙。如余姚城区“阳明古镇”中的周家宅院就有元宝墙。余姚保存最好的元宝墙建筑群是牟山老街的张房魏氏宅院,宅院的端墙全部采用了元宝墙。泗门小祠堂路19弄1号内的元宝墙也很漂亮,不知如今安否?

    在宁波,还能看到同一建筑中马头墙和元宝墙并存的现象。如庆安会馆建有14道马头墙、2道大元宝墙。秦氏支祠有17道马头墙,又有至少6道小元宝墙。宁海箬岙一老屋的端墙更奇特,上是元宝墙,下是马头墙。最典型的是位于海曙区平桥街的银台第,其桥厅为三开间平屋,端墙为元宝墙,右邻楼屋是马头墙。

    为何既有马头墙又有元宝墙?难道为了省钱?否!我想主要是为了满足主人追求形式多样的心理需求吧。这样的结合,其视觉效果已不止“1+1=2”了。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近代,宁波的乡绅富商建房时,在传统元宝墙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洋巴洛克式的建筑元素,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在江北区新马路文化街区和月湖边还留下不少。

    一次在月湖边参加晚会,看到一堵新修建的端墙,左半边是马头墙,右半边是元宝墙。到底是马头墙的右边坏了,便补上元宝墙,还是元宝墙的左边坏了,便补上马头墙?不得而知。但足见宁波人推陈出新的智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