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现宋元时期浙江“海丝”高光时刻

“浙海扬帆”特展开展

▶南宋高丽青釉莲花纹长颈瓷瓶。
▶南宋“官巷前街”铭一两重金叶子。
▶元代“庆元路总管府”铭铜权。

    本报讯(记者黄银凤 通讯员毕显忠 赵锡)昨天下午,“浙海扬帆——宋元浙江与海上丝路”特展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展。

    展览以体现“海丝”与浙江的相互成就为策展理念,以浙江对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为主线,提炼了“海丝”中的浙江符号,从航海与造船、港口与城市、使节与商团、青瓷与丝茶、宗教与技艺五个层面,讲述了浙江在宋元时期达到“海丝”高峰阶段的客观条件、主要内容、突出成就和历史地位。

    同时,展览以“海上丝绸之路”对浙江的影响为辅线,从侧面讲述了“海丝”对浙江造船业发展、港口体系形成、港口城市建设、腹地经济发展,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品格形成的推动作用,进而使观众认识到今天的浙江积极参与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依据和时代使命。

    步入展厅,宋元时期的浙江“海丝”长卷仿佛展开在眼前:航海与造船在此时臻于成熟,港口与城市在此时蓬勃发展,使节与商团在这里放洋登岸,青瓷与丝茶在这里装船远航,宗教与技艺在这里融汇流传……浙江,以勇立潮头的先行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一以贯之的开放优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巅峰期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本次展览汇集了省内外25家文博机构的300余件文物。通过对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圣杯屿沉船遗址等最新考古发现的解读,使诸多考古发掘的重要文物与观众首次见面,再现了宋元时期浙江“海上丝绸之路”的高光时刻。

    比如,现场展出一件南宋“以穆罕默德之名”铭文龙泉青瓷鼎式炉,是龙泉亭后窑遗址出土文物,以炉鼎造型汇聚八卦、莲花、阿拉伯语铭文等不同文化因素,是“海丝”促进文化融合的实证——在那个年代,浙江龙泉窑产品大量外销,已达到来样定制的高度商品化程度。

    余姚巍星路窖藏遗址出土的12世纪至13世纪高丽青釉莲花纹长颈瓷瓶,实证了高丽和宋紧密的贸易关系和明州为宋赴高丽始发港的历史事实;来自浙江省博物馆、温州博物馆及中国港口博物馆馆藏的3件带有铭文的金叶子,以及来自杭州博物馆的2件金铤、1件金牌,来自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1件银铤,让展厅“金银闪烁”,体现了南宋时期浙江经济蓬勃发展和高度的市场化。

    “浙海扬帆——宋元浙江与海上丝路”特展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持续至明年3月31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