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理论周刊·论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4年02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支撑

    徐 毅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举措。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自主创新等内外利好因素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壮大,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900万辆,同比增速均在35%以上,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巨大的市场潜力、海量的产业规模,吸引了国内各大城市、各路车企竞相角逐。但在产业大环境繁华的背后,也面临着竞争愈加激烈、同质化日趋严重等问题,出现了人才供需失衡、培养滞后、流失严重的困境。

    在需求端,行业人才需求长期高企。伴随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浪潮兴起,新能源汽车领域学科交叉广度和融合深度加速拓展,车企人才需求处于高位运转,汽车电子工程师、智能网联工程师、电池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研发类人才更是“一将难求”。

    在供给端,人才培育进度难以跟上产业发展速度。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较高,从2019年开始,超过八成的岗位要求人才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据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净缺口将达103万人。

    在留用端,人才稳定留用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当前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各地鲜有出台专项政策,综合性人才工程或政策也未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单设或倾斜,不利于释放行业人才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行业薪酬不具比较优势,导致行业人才外流。

    近年来,宁波立足产业基础、抢抓机遇风口,加快在新能源领域发力突破、增创优势,以“再造一个宁波汽车产业”的雄心壮志,做大做强做优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别是2023年,宁波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19万辆,同比增长44.6%,占汽车总产量的27.1%。

    在宁波,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众多、配套齐全,全市汽车产业规上企业800多家,涉及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就有400余家,相关上市公司36家,有不少已做到全国领先,甚至全球首位。但企业创新能力存在结构性短板,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不强,零部件企业以跟随整车企业的被动创新为主,在智能网联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导致在产业链中,强势链段比较少,像“三电”系统、换电服务等,都缺乏行业话语权。创新能力不足、链主企业缺乏的背后,核心问题是人才紧缺,尤其是高精尖人才供不应求。这至少需要从三方面着手应对,做足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人才支撑。

    一是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发挥市人才发展集团的市场引才作用,重点做好紧缺人才的引进储备。聚焦电力电子软硬件开发、动力系统集成设计研发、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定期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精准靶向引育人才。引导本地企业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价值链条,依托吉利、均胜等企业在海内外建立的研发基地、分支机构,积极开展人才交流合作,加快引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新能源汽车“新四化”领域学科布局,设置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新工科专业,融合新能源、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电子、智能感知和控制等交叉学科内容,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学科知识体系,扩大普通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方向的招生规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积极引入吉利、中车等新能源车企,推广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办学模式,实施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工学研(工程实践、课程教学、科研训练)交替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订单式、定制化培养。

    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政策供给,探索设立专项人才支持政策,在甬江人才工程中单列人才指标或将入选名额进行一定程度倾斜,加快汇聚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入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加快设置新能源技术、整车集成及设计等相关专业职称分组,推动新能源汽车相关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发挥市新能源汽车研究会作用,围绕各大新能源车企,加强行业人才研究、打造产业合作平台,跟踪调研业内尖部人才的绩效考核制度、薪酬激励机制和股权奖励举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